复必泰mRNA新冠疫苗已运抵北京 在华常住德籍公民可接
79 2022-12-23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首位死亡原因,心血管事件存在季节聚集现象,心衰、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在寒冷季节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温暖季节。而血压的季节变异与心脑血管事件密不可分。有研究显示,寒冷天气造成的血压波动增加是冬季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原因。因此,高血压患者一定要了解冬季血压特征,掌握冬季战胜高血压从而保护心脑血管的方法!
1.高血压患者要关注冬季血压变化,尤其是清晨时段
要知道,健康人血压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持续波动的,血压变异是在人类漫长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遗传特质,目的在于使人体更好适应外部环境与内稳态的变化,保障机体在内外环境变化过程中维持全身组织器官适度的血液灌注压力。血压的季节性变化是常见的临床现象,通常表现为“秋冬高,春夏低”。在低温的刺激下,血压易升高,其原因可能包括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钙离子内流的主要通道被激活等。即使在夏季血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患者,在冬季,血压可能明显上升,甚至超过目标值,增加了并发症的发作风险。因此,高血压患者应重视血压的季节性变化。
有没有一个时间段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呢?要知道血压在24小时内是不断变化的,呈现明显的昼夜节律,表现为睡眠最初数小时内血压明显下降,清晨时段从睡眠到觉醒过程中血压呈明显上升的趋势,血压晨峰现象通常发生在清晨6:00-10:00。清晨血压升高是促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缺血性卒中在清晨时段的发生风险是其他时段的4倍,心血管死亡风险在上午7:00-9:00间也比其他的时段增加70%,因此有效控制清晨血压具有重要的意义。
2.高血压患者要如何安然过冬?
高血压患者应重视对血压季节性变化的管理,守好清晨重点时段,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理的降压方案,从多个方面着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1)规范监测血压:建议在每年进入冬季前要加强家庭血压监测,尤其是气温大幅变化的时候。应每日早、晚测量血压,每次测量前应保持坐姿休息5分钟后进行,测量2~3次,每次间隔1分钟,记录并取多次测量平均值为当次血压。早上应在起床后1小时内,服用降压药、餐前和剧烈活动前进行测量,晚上要在晚饭后、睡觉前测量。
2)平稳控制血压:达标、平稳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原则。针对血压季节性变化及清晨高血压,我国医生共识及医生指导建议均推荐选择长效的降压药,应坚持长期药物治疗。钙通道阻滞剂(CCB)是指南推荐的降压药物之一,降压作用强,耐受性较好,无绝对禁忌证,适用范围相对广。自研发至今,CCB历经三次升级,从第一代硝苯地平到第三代氨氯地平不断优化。其中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非洛地平缓释片等为长效制剂,1天1次,可平稳控制24小时血压。
3)做好防寒保暖:冬季天气变化无常,早午温差大,要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寒冷刺激。
4)合理饮食:冬季很多人喜欢饮酒和吃火锅、烤肉等热量高、油脂高的食物,造成血脂升高、血黏度增加,诱发脑血管闭塞梗死。应遵循低油、低脂、低糖的清淡饮食原则。适当饮水,避免体内水分不足,以防血黏度增加,导致供血不足。
5)适度运动:适度的有氧运动对于降低高血压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运动不能过于盲目,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运动量。晨练时间不宜过早,运动前不要空腹,做好保暖,要在做好热身活动后循序渐进的开展运动,动作不要过猛。
6)好心情:情绪对血压调节很重要,应避免情绪激动诱发的血压升高。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
其实除了冬天的寒冷外,患者还需注意异地旅行的气温差异对血压造成的明显波动,对已患有心血管疾病,特别是老年患者尤应注意。在远途旅行前后的数周内都应增加血压监测的频率,及时了解血压变化。如果有明显的不适,应及时就近就医。
参考文献: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高血压管理办公室,基层高血压管理医生委员会.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J].中国循环杂志,2017,32(11):1041-1048.
2.马杰,杨明,韩凌,等.北方秋冬季气温下降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4):559-562.
3.中国心脏联盟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高血压患者血压季节性变化临床管理中国医生共识.中华高血压杂志,2022,30(9):813-817.
4.清晨血压临床管理的中国医生指导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9):721-725.
5.黄桂月,蒋艳琼.浅谈冬季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等疾病[J].健康必读,2019(4):260-261.
6.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医生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5(6):22-64.
7.马青峰.冬季谨防脑血管意外[J].大众健康,2018(1):57.
审批号PP-NOR-23-020601,有效期至2025年2月15日,过期视同作废。
来月经有血块,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例如女性体质虚寒、子宫内膜活跃等,也可能是病理性因素引起的,例如子宫肌瘤、子宫息肉等。因此要积极寻找导致月经期间来血块的原因,根据原因进行相对应的治疗。 1.生理...
例假又称月经,例假量少通常是气血不足引起的,还可能是宫腔粘连等疾病引起的,不良生活习惯,经常生闷气、过度疲劳也会导致月经量少,调理月经量少一定要戒掉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同时根据具体病情选择治疗方法,常...
月经不准时的调理方法有生活习惯调理、药物调理等。引起月经不准时的因素有精神压力大、内分泌失调、气血不足、气滞血瘀、宫寒等。导致月经不准时的病因不同,患者选择的调理方法也有所不同,患者要选择适合自身的调...
大家常用身体硬朗一词来形容一个人健康,可你知道吗,硬并非总是健康的代表词,甚至有时候是健康的大敌。比如五脏中的肝脏如果硬化了,就是我们常说的肝硬化,关于肝硬化你了解多少呢? 什么是肝硬化?为什么说是健...
在正常情况下,育龄期女性每个月都会来月经,但每个人的月经情况都不一样。如果长时间存在饮食不当、生活环境欠佳、情绪异常等问题,可能会造成月经不调,给身体健康带来不良影响。那么,月经不调的表现是什么? 1...
肩周炎,其全称为肩关节周围炎,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慢性劳损性疾...
近日,中国中药协会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3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