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屎白

医药桥 2023-10-09 15:19

鸡屎白
(《本经》)

【异名】鸡矢(《素问》),鸡子粪(《本草经集注》),鸡粪(《千金方》)。

【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粪便上的白色部分。

【性味】苦咸,凉。

①《别录》:"微寒。"

②《纲目》:"微寒,无毒。"

③《医林纂要》:"苦咸,寒。"

【归经】《长沙药解》:"入膀胱经。"

【功用主治】利水,泄热,祛风,解毒。治臌胀积聚,黄疸,淋病,风痹,破伤中风,筋脉挛急。

①《本经》:"主消渴,伤寒,寒热。"

②《别录》:"破石淋及转筋,利小便,止遗溺,灭瘢痕。"

③《本草拾遗》:"和黑豆炒浸酒,主贼风、风痹,破血。"又:"炒服之,主虫咬毒。"

④《日华子本草》:"治中风失音,淡(痰)逆,消渴,破石淋,利小肠余沥,敷疮痍,灭瘢痕。炒服,治小儿客忤。朱雄鸡粪治白虎风,并敷痛风。"

⑤《品汇精要》:"丹雄鸡屎白敷蛐蟮咬良,又烧研水服方寸匕,疗食药中毒,发狂、闷、吐下欲死,及疗妒乳并乳头破裂及痈肿。"

⑥《纲目》:"下气,通利大小便,治心腹鼓胀,消百瘕。以水淋汁服,解金银毒。以醋和涂蜈蚣、蚯蚓咬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晒干,文火焙炒,炒时洒入白酒少许,研末为丸散,1~2钱,或浸酒。

【选方】①治鼓胀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腊月干鸡矢白半斤。袋盛,以酒醅一斗,渍七日。温服三杯,日三;或为末服二钱亦可。(《素问》鸡矢醴。用量、制法、服法据《纲目》引何大英补)

②治鼓胀、气胀、水胀:羯鸡屎一升.研细,炒焦色,地上出火毒再研细,百沸汤三升淋汁。每服一大盏,调木香、槟榔末各-钱,日三服,空腹服,以平为期。(《医学正传》鸡屎醴)

③治茎中有石:取鸡屎白半升,暴干,熬之令香,捣筛为散。以酪浆饮方寸匕,日三服,到一、二日当下石。(《范汪方》)

④治小儿血淋:鸡矢尖白如粉者,炒研,糊丸绿豆大。每服三、五丸,酒下四、五次。(《纲目》)

⑤治身体角弓反张,四肢不随,烦乱欲死者:清酒五升,鸡白矢一升(捣、筛)。合和扬之千遍,乃饮之,大人服一升,日三,少小五合。(《补缺肘后方》)

⑥治产后中风及百病,并男子中一切风:鸡粪一升(熬令黄),乌豆一升(熬令声绝不焦)。上二味,以清酒三升半,先淋鸡粪,次淋豆取汁,一服一升,温服取汗,病重者凡四、五日服之。(《千金方》鸡粪酒)

⑦治转筋之为病,其人臂脚直,脉上下行,微弦,转筋入腹者:鸡屎白,为散,取方寸匕,以水六合,和温服。(《金匮要略》鸡屎白散)

⑧治妒乳及痈:鸡屎为末,服方寸匕,须臾,三服。(《经效产宝》)

⑨治瘰疬瘘横阔作头状,若杏仁形:雄鸡屎灰,腊月猪脂和封之。(《千金方》)

⑩治黄疸:鸡矢白、小豆、秫米各二分。捣筛为末,分为三服,黄汁当出,此通治面目黄。(《补缺肘后方》)

⑾治反胃吐食:乌骨鸡一只,与水饮四、五日,勿与食,将五蒲蛇二条,竹刀切与食,待鸡下粪,取阴干,为末,水丸米粟大,每服一分,桃仁汤下五、七服。(《证治发明》)

⑿治耳聋:鸡矢白半升(熬令黄色),乌豆一升(熬令爆声绝)。上二味,先取无灰酒二升,及热以沃之,良久,滤去滓,分温服,厚取汗.其耳如鼓稗,勿讶。(孟诜《必效方》)

⒀治产后小便不禁:鸡屎烧作灰研细;空腹,酒服方寸匕。(《广济方》)

⒁治小儿腹胀黄瘦:干鸡矢一两,丁香一钱。为末,蒸饼丸,小豆大,每米汤下十丸,日三服。(《活幼全书》)

【临床应用】①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取鸡屎、麦麸各半斤,放锅内用慢火炒热时加入酒精,混匀后用布包好敷于患处,热散后取下。次日可再炒热后加酒精使用,连用4~5次后弃去。每日1次,7~10天为一疗程。治疗肩关节周围炎15例,有的病程近3年,经治7次即愈,观察2年未再复发。此外,亦用于治疗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及其他关节炎。

②治疗破伤风
取鸡矢白焙干,研成细末,成人每次3钱,以黄酒2两冲服,每日2次;如服用此量不能控制病情时,可加倍应用。小儿用量酌减。临床试治数十例,一般服药出汗后,诸症即减。

③治疗角膜斑痕
将公鸡粪焙干,取白色部分研末,按每0.1克与人乳2毫升的比例混合制成白色乳剂。装入滴眼瓶内滴眼(人乳易变性,最好用时配制),1天4~6次。用时必须摇匀。同时配用蚕衣或蝉衣冲茶服。治疗43例,疗效尚好;有1例双目角膜斑翳,治疗40天,视力由半尺指数增进到1.0,观察已半年,未见退步,且白斑已大部吸收成为很薄的云翳;有的角膜白斑很厚,经治54天角膜大部分透明,只留下轻度混浊,视力由0.03进步到0.1。

【名家论述】①《本草经疏》:"鸡屎白、微寒。《素问》云:心腹满,旦食不能暮食,名为臌胀。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王太仆注云:《本草》鸡矢并不治蛊胀,但能利小便,盖蛊胀皆生于湿热,湿热胀满,则小便不利。鸡屎能通利下泄,则湿热从小便而出,臌胀自愈。故曰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本经》主石淋,利小便,止遗溺者,正此意耳。转筋者,血热也;伤寒寒热及消渴者,热在阳明也;瘢痕者,血热壅滞肌肉也;寒能总除诸热,故主之也。《日华子》炒服治中风失音痰迷,陈藏器和黑豆炒酒浸服治贼风风痹,盖风为刚邪,因热而生,鸡屎寒能除热,鸡本与风木之气相通,取共治本从类之义也。"

②《长沙药解》:"鸡屎白,性微寒,利水而泄热,达木而舒筋。《金匮》鸡屎白散治转筋为病,臂脚直,脉上下微弦,转筋入腹。筋司于肝,水寒土湿,肝木不舒,筋木挛急,则病转筋。鸡屎白利水道而泄湿寒,则木达而筋舒也。"

③《医林纂要》:"鸡屎用雄者。《内经》以鸡矢醴治蛊胀,取其降浊气,燥脾湿,软坚去积,又能下达以去太阴之结,且能杀百蛊毒。凡小儿食癖皆可随所嗜作引以治之。打跌伤,酒和鸡屎白饮之,瘀即散而筋骨续矣。"

    下一篇:鸡翎草
    上一篇:鸡脚刺
    精彩图文
    相关推荐
    1. 紫菀

      【中文名】紫菀(《本经》) 【类别】根类 【异名】青菀(《吴普本草》),紫舌(《别录》),返魂草根、夜牵牛(《斗门方》),紫菀茸(《本草述》)。 【来源】为菊科植物紫菀的根及根茎。 【植物形态】紫菀 ...

      59 2023-10-09 17:48

    2. 紫石英

      紫石英 (《本经》) 【来源】为卤化物类矿物萤石的矿石。 【矿物形态】萤石,又名:氟石。 等轴晶系。晶体呈立方体、八面体、十二面体;集合体常呈致密粒状块体出现。颜色很少是无色透明的,大部分被染成各种颜...

      61 2023-10-09 17:48

    3. 紫草

      紫草 (《本经》) 【异名】藐、茈草(《尔雅》),紫丹、紫器(《本经》),地血(《吴普本草》),茈输(《广雅》),紫草茸(《小儿药证直诀》),鸦衔草(《纲目》),紫草根(《现代实用中药》),山紫草(《...

      65 2023-10-09 17:48

    4. 梓白皮

      梓白皮 (《本经》)) 【来源】为紫葳科植物梓的根皮或树皮的韧皮部。 【植物形态】梓(《本经》),又名:木王(《埤雅》),花楸、河楸、水桐、雷电木、木角豆、臭梧桐。 落叶乔木,高达10余米。树皮灰褐色...

      60 2023-10-09 17:47

    5. 梓叶

      梓叶 (《本经》) 【来源】为紫葳科植物梓的叶片,植物形态详"梓白皮"条。 【化学成分】含对香豆酸、对-羟基苯甲酸。 【药理作用】冷浸液、温浸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有抑制作用。采集后6...

      61 2023-10-09 17:47

    6. 大黄蜂子

      大黄蜂子 (《本经》) 【异名】露蜂房子(《备急方》)。 【来源】为胡蜂科昆虫大黄蜂的幼虫。原动物详"露蜂房"条。 【性味】《纲目》:"甘,凉,有小毒。" 【功用主治】治胸腹胀痛,干呕。 ①《本经》:...

      0 条评论 62 2023-10-09 15:42

    7. 山芭蕉子

      山芭蕉子 (《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芭蕉科植物野蕉的种子。 【植物形态】野蕉 多年生粗壮草本。茎直立,高2~3米,具匐枝。单叶7~9片,螺旋状排列,叶柄具深槽,下部具叶鞘;,叶片长椭圆形,长1~...

      0 条评论 63 2023-10-09 16:53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