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根
66 2023-10-07
刺楸树根
(《四川中药志》)
【异名】刺五加(《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刺楸的根或根皮。植物形态详"刺楸树皮"条。
【采集】夏末秋初采挖,洗净晒干。
【化学成分】根含多糖,水解后得半乳糖醛酸、葡萄糖、阿拉伯糖、半乳糖、鼠李糖、木糖。水溶性多糖有葡聚糖和果胶质。
【性味】①《四川中药志》:"性凉,味苦,无毒。"
②《陕西中草药》:"味苦,性凉,有小毒。"
【功用主治】凉血,散瘀,祛风,除湿。治肠风痔血,跌打损伤,风湿骨痛。
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痔疮,清热解毒。"
②《四川中药志》:"散血,清热,除风湿。治肠风下血,跌打损伤及风湿骨痛。"
③《陕西中草药》:"清热,凉血,除风湿,排脓生肌。"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煎水淋洗。
【选方】①治肠风下血:刺楸树根、漏芦根。炖猪大肠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小儿脱肛:刺楸根、五倍子各五钱至一两。熬水洗。(《重庆草药》)
③治跌打损伤:鲜刺楸树根四两,土鳖虫一钱。酒煎内服。(江西《草药手册》)
④治骨折:刺揪根、三月泡根、大母猪藤根、水麻叶各等分(鲜用)。捶绒,拌酒糟或酒,先以手法将骨折处复位,再包此药,后上夹板固定,对时一换。(《贵州民间药物》)
⑤治痒子:刺楸根、骚羊牯、天葵子各二两。炖五花肉服。(《重庆草药》)
⑥治筋骨痛:鲜刺楸根二两,杜衡一钱,鸡血藤一两。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棕树根 (《滇南本草》) 【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根。植物形态详"棕榈皮"条。 【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涩,无毒。" 【功用主治】止血,祛湿,消肿解毒。治吐血,便血,...
樟树根 (《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樟科植物红叶木姜子的根。植物形态详"樟树果"条。 【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性微温,味辛。 【功用主治】祛风散寒。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感冒头痛。 【用法与...
枣树根 (《纲目》) 【异名】枣根(《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枣的树根,植物形态详"大枣"条。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甘,无毒。" 【功用主治】治关节酸痛,胃痛,吐血,血崩,...
柚根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异名】橙子树根(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柚的根,植物形态详"柚"条。 【采集】9~10月采收。 【性味】①《重庆草药》:"味辛,性温,无毒。...
油桐根 (《四川中药志》) 【异名】桐子树根(《草木便方》),桐油树世(《岭南采药录》),高桐子根(《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桐油树根(《贵州草药》)。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油桐的树根,植物形态详"油桐...
大黄蜂子 (《本经》) 【异名】露蜂房子(《备急方》)。 【来源】为胡蜂科昆虫大黄蜂的幼虫。原动物详"露蜂房"条。 【性味】《纲目》:"甘,凉,有小毒。" 【功用主治】治胸腹胀痛,干呕。 ①《本经》:...
山芭蕉子 (《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芭蕉科植物野蕉的种子。 【植物形态】野蕉 多年生粗壮草本。茎直立,高2~3米,具匐枝。单叶7~9片,螺旋状排列,叶柄具深槽,下部具叶鞘;,叶片长椭圆形,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