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根
66 2023-10-07
地白草
(《开宝本草》)
【异名】七星莲(《植物名实图考》),天芥菜草、白菜仔、鸡疴粘草(《福建民间草药》),黄瓜草(《广西中兽医药植》),白地黄瓜、狗儿草(《四川中药志》),黄瓜菜、细通草、毛毛藤、黄瓜香(《湖南药物志》),野白菜(《贵州草药》),冷毒草(《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茧菜科植物匍伏堇的全草。
【植物形态】匍伏堇
一年生草本,常具白色柔毛。匍茎由基部叶丛中抽出,随处生根,并发新叶。叶丛生,圆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7厘米,宽1.5~3厘米,边缘具圆锯齿。先端圆钝,基部窄楔形,很少呈心脏形,两面散生白色柔毛;叶柄扁平,长1.5~6厘米,两侧具窄翅和白毛;托叶离生,线状披针形,边缘具长齿。花淡紫色或白色,花梗长5~9厘米,中部有线状苞片2枚,中部以上近于无毛,中部以下散生长白毛;萼片5,披针形,边缘具白毛,基部延长成附属物;花瓣5,长椭圆状倒卵形,下面一瓣有距,蒴果长椭圆形,长约5毫米,无毛。花期4~11月。
生长在路边及较湿润地。分布华东、华南及西南各地。
【采集】3~4月或9~10月采。
【性味】苦,寒。
①《福建民间草药》:"微苦甘,平。"
②《四川中药志》:"性平,味淡,无毒。"
③《云南中草药选》:"微苦,寒。"
【功用主治】祛风,清热,利尿,解毒。治风热咳嗽,痢疾,淋浊,痈肿疮毒,眼睑炎,烫伤。
①《植物名实图考》:"治红白痢。"
②《天宝本草》:"化痰。治风寒咳嗽,周身骨节疼痛。"
③《福建民间草药》:"除热解毒,利尿渗湿。"
④《四川中药志》:"除风清热。治小儿发热咳嗽,疯狗咬伤,刀伤及疮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敢。
【选方】①治淋浊:鲜白地黄瓜八钱至一两。和水煎成半碗,饭前服,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疔疮,背痈,眼红赤肿(热火所致):鲜白地黄瓜一握,用冷开水洗净,和冬蜜捣烂后贴患处,日换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③治眼睑炎:鲜冷毒草一两,煎服;或同鸡蛋一至二个煮食,一天一次。(《云南中草药选》)
④治刀伤及打伤:白地黄瓜、柏树尖、牛筋条尖。共和生捣,敷患处。(《四川中药志》)
⑤治蛇咬伤:鲜白地黄瓜一握,洗净,和雄黄一钱。共捣烂,贴患处。(《福建民间草药》)
⑥治烫伤:匍伏堇、连钱草,共捣烂加鸡蛋清调敷。(《湖南药物志》)
紫荆木 (《开宝本草》) 【来源】为豆科植物紫荆的木部,植物形态详"紫荆皮"条。 【性味】《开宝本草》:"味苦,平,无毒。" 【功用主治】活血,通淋。治妇女痛经,瘀血腹痛,淋...
鲻鱼 (《开宝本草》) 【异名】子鱼(《纲目》),白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梭鱼(《脊椎动物分类学》)。 【来源】为鲻科动物鲻鱼的肉。 【动物形态】鲻鱼 体粗壮,呈圆筒形,前部平扁,入后渐侧扁。...
竹黄1 (《纲目》) 【异名】天竺黄、竹膏(《开宝本草》),天竹黄(《本草衍义》),竹糖(《伪药条辨》)。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等因被寄生的竹黄蜂咬洞后,而于竹节间贮积的伤流液,经干涸凝结而成的...
珍珠 (《开宝本草》) 【异名】真朱(《本草经集注》),真珠(《雷公炮炙论》),蚌珠《南方志》),珠子(《儒门事亲》),濂珠(《增订伪药条辨》)。 【来源】为珍珠贝科动物珍珠贝、马氏珍珠贝或蚌科动物三...
益智仁 (《得配本草》) 【异名】益智子(《开宝本草》),摘剖子(《中药材手册》)。 【来源】为姜科植物益智的果实。 【植物形态】益智(《广志》) 多年生草本,高1~3米。根茎延长。茎直立,丛生。叶2...
大黄蜂子 (《本经》) 【异名】露蜂房子(《备急方》)。 【来源】为胡蜂科昆虫大黄蜂的幼虫。原动物详"露蜂房"条。 【性味】《纲目》:"甘,凉,有小毒。" 【功用主治】治胸腹胀痛,干呕。 ①《本经》:...
山芭蕉子 (《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芭蕉科植物野蕉的种子。 【植物形态】野蕉 多年生粗壮草本。茎直立,高2~3米,具匐枝。单叶7~9片,螺旋状排列,叶柄具深槽,下部具叶鞘;,叶片长椭圆形,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