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根
66 2023-10-07
【中药名称】粉萆解
【拼音名】Fenbixie
【英文名】RHIZOMADIOSCOREAEHYPOGLAUCAE
【来源】本品为薯蓣科植物粉背薯蓣DioscoreahypoglaucaPalibin的干燥根茎。
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切片,晒干。
【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薄片,边缘不整齐,大小不一,厚约0.5mm。有的有棕黑色或灰棕色的外皮。切面黄白色或浅灰棕色,维管束散在。质松,略有弹性。气微,味辛、微苦。
【鉴别】(1)本品横切面:外层为多列木栓化细胞。皮层较窄,细胞多切向延长壁略增厚,壁孔明显;粘液细胞散在,内含草酸钙针晶束。中柱散有有限外韧型及类周木型维管束;薄壁细胞壁略增厚,具壁孔,细胞中含淀粉粒。本品粉末黄白色。淀粉粒单粒圆形、卵圆形或长椭圆形,直径5~32μm,长至40μm,脐点点状或裂缝状;复粒少数,多由2分粒组成。厚壁细胞众多,壁木化,纹孔明显,有的类似石细胞,多角形、梭形或类长方形,直径40~80μm,长至224μm。草酸钙针晶束长64~84μm。
(2)取本品粉末10g,加水100ml,浸泡过夜,置60℃水浴中加热10分钟,趁热滤过。取滤液各2ml,分置二支试管中,一管加氢氧化钠试液2ml,另一管加盐酸溶液(1→20)2ml,密塞,用力振摇1分钟,含碱液管的泡沫比含酸液管高达数倍。
【性味与归经】苦,平。归肾、胃经。
【功能与主治】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用于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
【用法与用量】9~15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棕榈花 (《现代实用中药》) 【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桐的花,详"棕桐皮"条。 【化学成分】参见"棕榈皮"条。 【性味】苦涩,平。 ①《本草拾遗》:"有小毒。" ②《重庆草药》:"温,平。" ③《陕西中...
棕榈叶 (《现代实用中药》) 【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叶片,植物形态详"棕榈皮"条。 【化学成分】参见"棕榈皮"条。 【功用主治】《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吐血,劳伤,虚弱。" 【用法与用量】内服:...
走马胎 (《生草药性备要》) 【异名】大发药(《陆川本草》),走马风(《广西中药志》),山鼠、血枫(《广西中草药》),山猪药(海南)。 【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走马胎的根茎。 【植物形态】走马胎,又名:...
柞木根 (《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大风子科植物柞木的根,植物形态详"柞木皮"条。 【采集】秋后挖取根部,晒干。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无毒。" 【功用主治】治黄疸,水肿,痢疾,肺结...
紫楠 (《浙江中药资源名录》) 【异名】紫金楠、金心楠、金丝楠(《中国树木分类学》),楠木(《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枇杷木、小叶嫩蒲柴(《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樟科植物紫楠的树皮及枝叶。 ...
大黄蜂子 (《本经》) 【异名】露蜂房子(《备急方》)。 【来源】为胡蜂科昆虫大黄蜂的幼虫。原动物详"露蜂房"条。 【性味】《纲目》:"甘,凉,有小毒。" 【功用主治】治胸腹胀痛,干呕。 ①《本经》:...
山芭蕉子 (《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芭蕉科植物野蕉的种子。 【植物形态】野蕉 多年生粗壮草本。茎直立,高2~3米,具匐枝。单叶7~9片,螺旋状排列,叶柄具深槽,下部具叶鞘;,叶片长椭圆形,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