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根
66 2023-10-07
【中药名称】红大戟
【拼音名】Hongdaji
【英文名】RADIXKNOXIAE
【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红大戟KnoxiavalerianoidesThoreletPitard的干燥块茎。
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略烫,干燥。
【性状】本品略呈纺锤形,偶有分枝,稍弯曲,长3~10cm,直径0.6~1.2cm.表面红褐色或红棕色,粗糙,有扭曲的纵皱纹。上端常有细小的茎痕。质坚实,断面皮部红褐色,木部棕黄色。无臭,味甘、微辛。
【鉴别】(1)本品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韧皮部宽广。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束断续径向排列,近形成层处者由数列导管组成,渐向内呈单列或单个散在。射线较宽。薄壁组织中散存含草酸钙针晶束的粘液细胞及含红棕色物的分泌细胞。
(2)取本品粉末1g,置试管中,加水10ml,煮沸10分钟,滤过,滤液加氢氧化钠试液1滴,显樱红色,再滴加盐酸酸化后,变为橙黄色。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性味与归经】苦,寒;有小毒。归肺、脾、肾经。
【功能与主治】泻水逐饮,功毒消肿散结。用于胸腹积水,二便不利,痈肿疮毒,瘰疬痰核。
【用法与用量】1.5~3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棕榈花 (《现代实用中药》) 【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桐的花,详"棕桐皮"条。 【化学成分】参见"棕榈皮"条。 【性味】苦涩,平。 ①《本草拾遗》:"有小毒。" ②《重庆草药》:"温,平。" ③《陕西中...
棕榈叶 (《现代实用中药》) 【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叶片,植物形态详"棕榈皮"条。 【化学成分】参见"棕榈皮"条。 【功用主治】《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吐血,劳伤,虚弱。" 【用法与用量】内服:...
走马胎 (《生草药性备要》) 【异名】大发药(《陆川本草》),走马风(《广西中药志》),山鼠、血枫(《广西中草药》),山猪药(海南)。 【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走马胎的根茎。 【植物形态】走马胎,又名:...
柞木根 (《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大风子科植物柞木的根,植物形态详"柞木皮"条。 【采集】秋后挖取根部,晒干。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无毒。" 【功用主治】治黄疸,水肿,痢疾,肺结...
紫楠 (《浙江中药资源名录》) 【异名】紫金楠、金心楠、金丝楠(《中国树木分类学》),楠木(《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枇杷木、小叶嫩蒲柴(《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樟科植物紫楠的树皮及枝叶。 ...
山芭蕉子 (《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芭蕉科植物野蕉的种子。 【植物形态】野蕉 多年生粗壮草本。茎直立,高2~3米,具匐枝。单叶7~9片,螺旋状排列,叶柄具深槽,下部具叶鞘;,叶片长椭圆形,长1~...
大黄蜂子 (《本经》) 【异名】露蜂房子(《备急方》)。 【来源】为胡蜂科昆虫大黄蜂的幼虫。原动物详"露蜂房"条。 【性味】《纲目》:"甘,凉,有小毒。" 【功用主治】治胸腹胀痛,干呕。 ①《本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