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丁茶
197 2023-09-28
虎骨胶
(《四川中药志》)
【异名】虎胶(《医林纂要》)。
【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骨胳煎熬而成的胶。动物状态详"虎骨"条。
【制法】取净虎骨锯成小段,置锅内加水煎熬,经24小时后,将煎液过滤,加入白糖、明矾末少许,搅匀澄清。如此反复煎约3次,乃将取得清液合并煎熬浓缩,至水分蒸发殆尽,加入少量黄酒。缓火浓缩,以胶汁稠粘呈深黄色为度。去尽余火,并用铜勺频频撩动,使热度发散,最后倾入胶模中。表面用白酒喷布,使呈现金黄色花沫。冷凝后,切成小方块。宜放于阴凉干燥处。
【药理作用】参见"虎骨"条。
【性味】咸,温。
①《医林纂要》:"辛咸,热。"
②《四川中药志》:"性温,味淡,无毒。"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肝、肾二经。"
【功用主治】①《医林纂要》:"功同骨而滋益从容。"
②《四川中药志》:"补益气血,强健筋骨。治中风瘫痪,筋骨受风拘挛,四肢麻木,不能屈伸及痿芴。"
【用法与用量】内服:用黄酒炖化,冲入药汁中,1~2钱;或入丸剂。
【宜忌】血虚火盛者慎服。
【选方】治顽固性中风瘫痪、半身不遂及手足痿废:老鹳草、血通(五花大血藤)煎汁,以黄酒熬化虎骨胶冲入药汁中,再加适量曲酒,每日二次,每次服半盅。(《四川中药志》)
柞木根 (《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大风子科植物柞木的根,植物形态详"柞木皮"条。 【采集】秋后挖取根部,晒干。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无毒。" 【功用主治】治黄疸,水肿,痢疾,肺结...
走游草 (《四川中药志》) 【异名】蛇蜈巴(《峨嵋药植》),小五爪金龙、五叶崖爬藤(《昆明药植调查报告》),藤五甲(《四川中药志》),上树蜈蚣、痰五加、五加皮(《重庆草药》),岩五加、毛五加、小走游草...
紫荆丫 (《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花梗的果实或花。 【植物形态】?花梗 灌木,高达2米,幼枝有短柔毛。叶对生,卵形、椭圆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8厘米,先端尖锐或渐尖,基部楔形,边...
珍珠风 (《草木便方》) 【异名】珍珠柳(《草木便方》),鱼子、漆大白(《四川中药志》),鲤鱼下子(《浙江中药资源名录》)。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珍珠风的根或枝叶。 【植物形态】珍珠风 灌木,高达3...
芸香草 (《四川中药志》) 【异名】诸葛草(《种子植物名称》),香茅筋骨草、小香茅草(《四川中药志》),茅草筋骨(《重庆草药》),香茅草、臭草、韭叶芸香草、射香草、细叶茅草、野芸香草(《云南中草药》)...
大黄蜂子 (《本经》) 【异名】露蜂房子(《备急方》)。 【来源】为胡蜂科昆虫大黄蜂的幼虫。原动物详"露蜂房"条。 【性味】《纲目》:"甘,凉,有小毒。" 【功用主治】治胸腹胀痛,干呕。 ①《本经》:...
山芭蕉子 (《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芭蕉科植物野蕉的种子。 【植物形态】野蕉 多年生粗壮草本。茎直立,高2~3米,具匐枝。单叶7~9片,螺旋状排列,叶柄具深槽,下部具叶鞘;,叶片长椭圆形,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