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丁茶
197 2023-09-28
黄花地丁
(《滇南本草》)
【异名】野豌豆、马口铃、猴丝草(《广西药植名录》),小响铃、狗响铃(《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为豆科植物响铃豆的全草。
【植物形态】响铃豆
灌木状草本,高15~100厘米基单一或分枝,枝条细弱,略被短毛。单叶互生,叶倒披针形,大小不一,上面光滑,绿色,下面略被柔毛,青灰色,几无叶柄。托叶极微细,如刚毛状,肉眼不易察见。总状花序顶生或同时腋生,有花6~20朵;苞片与小苞片甚细小,线形或丝状;小苞片着生于花萼基部;花萼长6~8毫米,深裂,萼齿矩形或线形,先端狭尖,略被丝光质短柔毛;花冠蝶形,淡黄色;旗瓣先端浑圆,至基部渐狭,边沿略被毛;翼瓣倒卵形;龙骨瓣曲折,均具短爪。雄蕊10枚,合生成单体,花药异型;花柱长,柱头细小,斜生,荚果无毛,圆柱形,伸出于花萼之外;种子6~12颗。花果期5~11月。
生长于山坡荒地。分布我国南部、东南及西南部各省。
【采集】夏、秋采集,洗净,晒干。
【化学成分】含响铃豆碱。
【性味】①《滇南本草》:"性寒,味苦。"
②《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凉,苦涩。"
【归经】《滇南本草》:"入肺经。"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治久咳痰喘,尿道炎,膀胱炎,痈疽疔疮。
①《滇南本草》:"治痈疽疮肿,消痰、定喘、止咳嗽。"
②《广西药植名录》:"叶:治黄疸,乳疮,疳积。"
③《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撵疮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年久咳嗽痰喘,气阻喉内,如拽锯之声,不得安眠:黄花地丁(蜜炒)二钱,响铃草(蜜炒)二钱。煎汤服。(《滇南本草》)
②治尿道炎、膀胱炎:小响铃一两至一两五钱。水煎服,白酒引。(《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中药名称】紫花地丁 【拼音名】Zihuadiding 【英文名】HERBAVIOLAE 【来源】本品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yedoensisMakino的干燥全草。 春、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
直萼黄芩 (《云南中草药》) 【异名】半枝莲、滇紫花地丁(《云南中草药》),屏风草、小黄芩(《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直萼黄芩的全草。 【植物形态】直萼黄芩 宿根草本,高15~23...
一枝黄花 (《植物名实图考》) 【别名】野黄菊(《南宁市药物志》)、山边半枝香、洒金花(《江西民间草药》),黄花细辛、黄花一枝香(《广西中药志》),千根癀(《闽南民间草药》),土泽兰,百条根、铁金拐《...
岩松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瓦松。 【来源】为景天科植物黄花岩松或红花岩松的全草。 【植物形态】①黄花岩松 多年生草本,高16~22厘米。根稍分枝,弯曲,向下渐细,如鼠尾状。茎直立,分枝,...
鸦葱 (《救荒本草》) 【异名】土参、黄花地丁(《南京民间药草》),人头发、老鹤咀子(《江苏药材志》)。 【来源】为菊科植物罗罗葱、鸦葱等的根。 【植物形态】①罗罗葱 多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无...
山芭蕉子 (《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芭蕉科植物野蕉的种子。 【植物形态】野蕉 多年生粗壮草本。茎直立,高2~3米,具匐枝。单叶7~9片,螺旋状排列,叶柄具深槽,下部具叶鞘;,叶片长椭圆形,长1~...
大黄蜂子 (《本经》) 【异名】露蜂房子(《备急方》)。 【来源】为胡蜂科昆虫大黄蜂的幼虫。原动物详"露蜂房"条。 【性味】《纲目》:"甘,凉,有小毒。" 【功用主治】治胸腹胀痛,干呕。 ①《本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