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丁茶
197 2023-09-28
黄花母
(《文山中草药》)
【异名】大地丁草、拔脓消(《广西中药志》),黄花猛、脓见愁、地膏药(《文山中草药》),金盏花、单枝落地(《泉州本草》),生扯陇(《贵州植药调查》),黄花稔、黄花雾、黄花草、小柴胡(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白背黄花稔的全草。
【植物形态】白背黄花稔
直立多枝半灌木,高0.5~1米。小枝密被星状柔软绵毛。叶互生,长圆状披针形,或菱形,长约1.5~4厘米,宽约1~1.5厘米,先端短尖或浑圆,边缘有锯齿;薄纸质,上面被短的星状毛,下面灰白色,密被星状柔毛;叶柄长约3~6毫米;托叶刺毛状。花单生于叶腋;花柄柔弱,中部以上有节,长约1~2厘米;萼绿色,被星状柔毛,5裂;花瓣5,黄色,阔倒卵形,先端钝而微凹,基部连合,与雄蕊筒合生;雄蕊多数,花丝合生成管状,无毛,有稀疏的腺状乳头突起;心皮8~10,围绕中轴成环状,平滑或稍有皱纹,长约2.5毫米,包藏于萼内。蒴果近盘状,直径6~7毫米,成熟时心皮与中轴分离,顶部具2芒。花期11~12月。
生于丘陵地、山坡、海滨、水沟边或路旁。分布云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贵州、江西、湖南、湖北等地。
本植物的根(黄花母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秋季采收,晒干。
【药材】干燥的全草,长短不一,幼枝被星状柔毛,老枝无毛,有网眼状纹理。叶多破碎,卷缩,完整的叶呈长圆状披针形或菱形,叶面暗绿色,背面灰绿色,被星状柔毛。花生于叶腋,黄色。气微香,味淡。以干燥、无泥砂者为佳。
产于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地。
【药理作用】全草的水-醇提取液能收缩离体朦鼠小肠,并能被抗组织胺药所拮抗;对兔十二指肠的运动并无影响。其叶含大量粘液质,可用作祛痰剂、润滑剂者。本植物不含苦味质、生物碱、挥发油、皂甙及三萜类;也有人报告其中含麻黄碱者。同属植物Sidahumilis对大鼠甲醛性关节炎有抗炎作用。
【性味】甘辛,凉。
①《广西中药志》:"味微酸涩,性凉,无毒。"
②《广东中药》:"甘,淡。"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辛,凉。"
【归经】《泉州本草》:"入心、肝、肺、大小肠诸经。"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活血排脓。治流感,感冒,扁桃体炎,痢疾,肠炎,黄疸,痔血,吐血,痈疽疔疮。
①《广西中药志》:"清凉拔毒,消肿排脓。叶:敷疔疮,疮疖。"
②《泉州本草》:"清热散瘀,凉血止血,治肠痔痼疾,下血。"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疏风解表,散瘀拔毒。治流感,感冒,扁桃体炎,肠炎,菌痢,瘭疽疔疮。"
④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排脓生肌。治黄疸,疟疾,化脓炎症。"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者1~3两)。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劳力过度吐血:鲜黄花母全草二两。合猪瘦肉炖服。(《泉州本草》)
②治关节筋骨痛风:干黄花母全草,每次二两,水煎服。(《泉州本草》)
③治痔疮肿毒,骨折(复位后,小夹板固定):黄花母鲜叶捣烂外敷患处。(《文山中草药》)
④治湿疹:黄花稔加水炖服。(《闽东本草》)
⑤治外伤出血:黄花稔头适量,捣敷创口。(《闽东本草》)
一枝黄花 (《植物名实图考》) 【别名】野黄菊(《南宁市药物志》)、山边半枝香、洒金花(《江西民间草药》),黄花细辛、黄花一枝香(《广西中药志》),千根癀(《闽南民间草药》),土泽兰,百条根、铁金拐《...
叶象花 (《文山中草药》)) 【异名】草本一品红(《海南植物志》),一品红(《文山中草药》)。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猩猩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猩猩草 一年生草本,高约1米。茎直立、单生,有斜生开展的...
岩松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瓦松。 【来源】为景天科植物黄花岩松或红花岩松的全草。 【植物形态】①黄花岩松 多年生草本,高16~22厘米。根稍分枝,弯曲,向下渐细,如鼠尾状。茎直立,分枝,...
鸦葱 (《救荒本草》) 【异名】土参、黄花地丁(《南京民间药草》),人头发、老鹤咀子(《江苏药材志》)。 【来源】为菊科植物罗罗葱、鸦葱等的根。 【植物形态】①罗罗葱 多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无...
萱草嫩苗 (《日华子本草》)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萱草、黄花萱草或小萱草的嫩苗。植物形态详"萱草根"条。 【性味】①《救荒本草》:"叶味甘。" ②《纲目》:"甘,凉,无毒。" 【归经】①《雷公炮制药性...
大黄蜂子 (《本经》) 【异名】露蜂房子(《备急方》)。 【来源】为胡蜂科昆虫大黄蜂的幼虫。原动物详"露蜂房"条。 【性味】《纲目》:"甘,凉,有小毒。" 【功用主治】治胸腹胀痛,干呕。 ①《本经》:...
山芭蕉子 (《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芭蕉科植物野蕉的种子。 【植物形态】野蕉 多年生粗壮草本。茎直立,高2~3米,具匐枝。单叶7~9片,螺旋状排列,叶柄具深槽,下部具叶鞘;,叶片长椭圆形,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