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丁茶
197 2023-09-28
黄鳝藤根
(《福建中草药》)
【异名】熊柳根(《福建民间草药》),铁包金、土黄耆(《闽东本草》)。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多花勾儿茶的根。植物形态详"黄鳝藤"条。
【采集】秋、冬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甘苦,平。
①《福建民间草药》:"甘,平。"
②《泉州本草》:"味苦微辛,性平,无毒。"
③《闽东本草》:"性温,味微涩,无毒。"
【归经】①《泉州本草》:"入肝、肺、肾、三焦、膀胱诸经。"
②《闽东本草》:"入脾、肾二经。"
【功用主治】健脾利湿,通经活络。治脾胃衰弱,食少,胃痛,黄疸,水肿,淋浊,带下,风毒流注,关节风湿痛。
①《福建民间草药》:"健脾益气,利尿解毒。"
②《闽东本草》:"舒筋强骨,健脾益气,通经活络,祛寒利尿,除湿止痛。治内伤寒热,肤痛,胃痛,头痛,腰膝无力,淋浊带下,黄疸,水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者3~4两)。
【宜忌】《闽东本草》:"孕妇忌服。"
【选方】①治脾胃衰弱,食欲减退:熊柳根三至四两。水煎服。(《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心胃痛,湿热黄疸,小儿脾积风:熊柳根一两。煎服。(《闽东本草》)
③治小儿疳积:黄鳝藤干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④治风毒流注:熊柳根三至四两,羊肉四两。酒、水各半或用开水炖服。服后有时更见脓水增加,数日后逐渐减少,渐生新敛口。(《福建民间草药》)
⑤治凝痰壅结,咳嗽喘急:熊柳鲜根,酌加冰糖炼膏。每日早晚一羹匙,开水送服。(《泉州本草》)
⑥治手筋足筋拘挛:熊柳鲜根三两,水二碗半,煎一碗;渣二碗煎一碗,内服。(《泉州本草》)
⑦治关节风湿痛,劳倦乏力:黄鳝藤干根二至三两。水煎调酒服。(《福建中草药》)
⑧治跌打损伤:黄鳝藤鲜根皮捣烂,或干根皮研末,调红酒外敷。(《福建中草药》)
紫青藤根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异名】青藤、画眉杠、铁骨散、常青藤、山黄芪、小叶青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牯岭勾儿茶的根。 【植物形态】牯岭勾儿茶 落叶缠绕灌木,...
紫藤根 (《浙江民间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紫藤的根,植物形态详"紫藤"条。 【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甘,温。 【功用主治】《浙江民间草药》:"治筋络风气,补心。" 【选方】①治痛风:紫藤根五...
岩豆根 (《分类草药性》) 【异名】岩豆藤根(《四川中药志》),鸡血藤根(《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香花岩豆藤的根。植物形态详"鸡血藤"条。 【采集】10~11月采。 【性味】《四川中药志...
岩豆藤根 (《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豆科植物贵州崖豆藤的根。 【植物形态】贵州崖豆藤,又名:大血藤、血贯肠、老鸦藤、老菀豆藤、小鸡血藤、鸡血藤。 攀援灌木,多分枝。羽状复叶,长14~19厘米,小...
小筋骨藤 (《云南中草药》) 【异名】小黄鳝藤(《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龙胆科植物小筋骨藤的全草。 【植物形态】小筋骨藤 蔓生草本,茎细,长约50厘米。单叶对生;卵状披针形,长2~5厘米,宽0....
山芭蕉子 (《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芭蕉科植物野蕉的种子。 【植物形态】野蕉 多年生粗壮草本。茎直立,高2~3米,具匐枝。单叶7~9片,螺旋状排列,叶柄具深槽,下部具叶鞘;,叶片长椭圆形,长1~...
大黄蜂子 (《本经》) 【异名】露蜂房子(《备急方》)。 【来源】为胡蜂科昆虫大黄蜂的幼虫。原动物详"露蜂房"条。 【性味】《纲目》:"甘,凉,有小毒。" 【功用主治】治胸腹胀痛,干呕。 ①《本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