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根
66 2023-10-07
黄鳝藤
(《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熊柳藤、铳子藤、老鼠藤、皱皮草(《福建民间草药》),羊母锁(《中国药植图鉴》),花眉跳架、鼻朴子、厝箕藤(《闽东本草》),勾儿茶(《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多花勾儿茶的茎叶。
【植物形态】多花勾儿茶,又名:熊柳。
蔓性落叶灌木,高达1.5米。树皮黄绿色,略光滑,有黑色块状斑。叶互生,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1.5~5.5厘米,宽0.5~1.7厘米,基部圆形,先端钝或渐尖,全缘,上面淡绿色,下面灰白色,具7~12对侧脉;叶柄长1~2厘米。圆锥花序顶生,长5~15厘米;花小,粉绿色;花萼5裂;花瓣5;雄蕊5;子房藏于花盘内,但彼此分离,2室,花柱2深裂。核果卵圆形至铡卵形,基部为萼管所包围,初绿色,后变红色,最后为紫黑色。花期7~8月。果期9月。
生长于山地路旁和灌木林缘。分布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地。
本植物的根(黄鳝藤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夏、秋采收。
【性味】①《福建民间草药》:"甘,平。"
②《陆川本草》:"寒凉。"
【功用主治】清热,凉血,利尿,解毒。治衄血,黄疸,风湿腰痛,经前腹痛,风毒流注,伤口红肿。
①《植物名实图考》:"治漂蛇毒。"
②《福建民间草药》:"藤茎:利尿解毒。治湿热黄疸。"
③《陆川本草》:"清凉解毒,凉血,止血。治血热衄血,伤口红肿。"
④《中国药植图鉴》:"枝条与羊肉掺水、酒炖服,治骨结核,腰椎结核。"
⑤《广西药植名录》:"消肿,补血。治疮疥,风湿腰痛,经前腹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4钱。外用:煎水洗。
【选方】①治湿热黄疸:熊柳藤一至二两,玉柏(金不换草)四至五钱。水煎服。(《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风毒流注,恶疮寒热:熊柳全草(根、茎、叶合用)每次一至一两半(干者酌减)。水煎服。(《泉州本草》)
钻地风 (《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迫地枫(《药材资料汇编》),桐叶藤(《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钻地风的根皮。 【植物形态】钻地风 落叶本质藤本,借气根攀援,高至4米以上。叶...
猪獠参 (《四川中草药》) 【异名】观音竹(《植物名实图考》),土洋参、蛇蓼子、大一枝箭(《四川甲药志》)。 【来源】为兰科植物小长距兰的全草或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小长距兰 多年生草本,高可达30...
蜘蛛抱蛋 (《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一叶(《琉球国志略》),一帆青(《质问本草》),飞天蜈蚣、哈萨喇(《植物名实图考》),竹叶伸筋(《衡山民间草药》),大九龙盘、竹叶盘、九龙盘(《贵州民间药物》)...
元宝草 (《本草从新》) 【异名】茅草香子(《简易草药》),灯台、双合合(《植物名实图考》),对叶草(《草木便方》),对月草(《分类草药性》),对月莲(《贵州民间方药集》),小黄心草、宝心草、瓦心草(...
鸢尾 (《本经》) 【异名】乌园(《别录》),乌鸢(《纲目》),扁竹(《植物名实图考》),蓝蝴蝶(《广州植物志》),亦利麻(《广西中兽医药植》),扇把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土知母(《四川中药志》...
大黄蜂子 (《本经》) 【异名】露蜂房子(《备急方》)。 【来源】为胡蜂科昆虫大黄蜂的幼虫。原动物详"露蜂房"条。 【性味】《纲目》:"甘,凉,有小毒。" 【功用主治】治胸腹胀痛,干呕。 ①《本经》:...
山芭蕉子 (《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芭蕉科植物野蕉的种子。 【植物形态】野蕉 多年生粗壮草本。茎直立,高2~3米,具匐枝。单叶7~9片,螺旋状排列,叶柄具深槽,下部具叶鞘;,叶片长椭圆形,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