桧叶

医药桥 2023-10-09 16:10

桧叶
(《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为柏科植物圆柏的叶。

【植物形态】圆柏(《尔雅翼》),又名:栝(《禹贡》),桧(《诗经》),刺柏(《本草汇言》),红心柏、真珠柏。
常绿大乔木,高可达15~20米,胸径40~60厘米;树皮幼时赤褐色,成片状剥落,老时灰褐色,浅纵裂,成狭条脱落;枝条圆形,红褐色(幼时绿色)。叶有两种,在幼树或嫩枝上的为针形,对生或3叶轮生,长7~9毫米,基部下延,先端尖锐,上面有两条白色气孔带,下面绿色,有明显棱脊;在老树上的叶交互迭生,菱状卵形,呈鳞状叶,先端钝,紧贴,或两种叶同存。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雄花序椭圆形,淡黄色,长2~3毫米,雌花序圆形,长1.5毫米,雌雄花序均着生于有鳞状叶的枝端。球果浆果状,近圆形,长6~8毫米,淡褐色,被白粉,有种子2~5。种子有3棱,卵形,长约3毫米。花期4月。果期次年9~10月。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化学成分】叶含穗花杉双黄酮、扁柏双黄酮、芹菜素、扁柏双黄酮甲醚。根、枝含挥发油、树脂。果实含亦霉素样物质。种子含脂肪油和甾醇。

【药理作用】取桧树干碾碎之粉加水蒸馏工小时,得强烈香味之蒸馏液。在试管中3%浓度可抑制许兰氏黄癣菌,铁锈色毛癣菌;5%可抑制红色表皮癣菌、黄癣菌蒙古变种;10%对石膏样小孢子菌有作用,但对白色念珠菌及申克氏孢子丝菌全无抑制作用。

【性味】《福建民间草药》:"辛,温,有毒。"

【功用主治】祛风散寒,活血解毒。治风寒感冒,风湿关节痛,荨麻疹,肿毒初起。

①《福建民间草药》:"杀虫除秽,散结解毒。治荨麻疹,硬结肿毒初起。"

②《福建中草药》:"祛风散寒,活血消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鲜者5~7钱。外用:捣敷,煎水熏洗或烧烟熏。

【选方】①治风寒感冒:鲜桧小枝或叶五至七钱,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②治关节风湿痛:鲜桧小枝或叶,煎汤熏洗痛处。(福建中草药》)

③治荨麻疹:桧叶,卷在粗纸中,用火烧之,取其烟气遍熏身体。(《福建民间草药》)

④治初起硬结肿毒:鲜桧叶适量,加红糖捣烂,敷贴。(《福建民间草药》)

    下一篇:黄杨木
    上一篇:九头狮子草
    精彩图文
    相关推荐
    1. 紫荆根皮

      紫荆根皮 (《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紫荆的根皮。植物形态详"紫荆皮"条。 【性味】苦,平,无毒, 【功用主治】破瘀活血。消痈解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4钱。外用:捣敷。 【选...

      60 2023-10-09 17:47

    2. 竹叶菜

      竹叶菜 (《福建民间草药》) 【异名】马耳草(《贵州民间方药集》),竹菜、竹仔菜、竹竹菜(《福建民间草药》),火柴头(《苏南种子植物》),千日晒、大叶兰花竹仔草(《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鸭跖草科...

      62 2023-10-09 17:47

    3. 鱼藤

      鱼藤 (《福建民间草药》) 【异名】毒鱼藤(李承祜《生药学》),篓藤(《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来源】为豆科植物鱼藤的根或全草。 【植物形态】鱼藤 攀援灌木,全体秃净。单数羽状复叶,无托叶,叶柄长7...

      65 2023-10-09 17:39

    4. 油桐叶

      油桐叶 (《福建民间草药》) 【异名】桐子树叶(《草木便方》)。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油桐的嫩叶。植物形态详"油桐子"条。 【功用主治】消肿解毒。治痈肿,丹毒,臁疮,冻疮,疥癣,烫伤,痢疾。 ①《草木...

      62 2023-10-09 17:38

    5. 银线草

      银线草 (《福建民间草药》) 【异名】鬼督邮(《本草经集注》),独摇草(《唐本草》),鬼独摇草(《纲目》),鬼都邮,四大天王(《植物名实图考》),四叶金(《福建民间草药》),四叶对(《安徽药材》),四...

      64 2023-10-09 17:36

    6. 大黄蜂子

      大黄蜂子 (《本经》) 【异名】露蜂房子(《备急方》)。 【来源】为胡蜂科昆虫大黄蜂的幼虫。原动物详"露蜂房"条。 【性味】《纲目》:"甘,凉,有小毒。" 【功用主治】治胸腹胀痛,干呕。 ①《本经》:...

      0 条评论 62 2023-10-09 15:42

    7. 山芭蕉子

      山芭蕉子 (《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芭蕉科植物野蕉的种子。 【植物形态】野蕉 多年生粗壮草本。茎直立,高2~3米,具匐枝。单叶7~9片,螺旋状排列,叶柄具深槽,下部具叶鞘;,叶片长椭圆形,长1~...

      0 条评论 63 2023-10-09 16:53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