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丁茶
197 2023-09-28
南烛叶
(《本草新编》)
【异名】南烛枝叶(《开宝本草》)。
【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乌饭树的叶。植物形态详"南烛子"条。
【采集】8~9月采收,拣净小枝及杂质,晒干。贮藏干燥处。
【药材】干燥叶呈长椭圆形至披针形,两端尖锐,边缘有疏细锯齿,多向背面反卷,长2~6厘米,宽1~2.5厘米;革质而有光泽,上面暗棕色,主脉凹陷,下面棕色,主脉及侧脉均显著凸出;叶有短柄,多向后弯曲。质脆。气弱,味涩而苦。
产江苏、浙江等地。
【化学成分】含卅一烷、无羁萜、表无羁萜醇、槲皮素、异荭草素、对-羟基桂皮酸、内消旋肌醇
【性味】酸涩,平。
①《开宝本草》:"苦,平,无毒。"
②《纲目》:"酸涩。"
【归经】《本草经疏》:"入心、脾、肾三经。"
【功用主治】益精气,强筋骨,明目,止泄。
①《本草拾遗》:"止泄除睡,强筋益气力。"
②《日华子本草》:"益肠胃,捣汁浸蒸,晒干服。"
③《本草汇言》:"益气添精,凉血养筋。"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熬膏或入丸、散。
【选方】①治一切风疾,久服明目:南烛树(春、夏取枝叶,秋、冬取根及皮,拣择细锉)五斤。以水五斗。慢火煎取二斗,去滓,别于净锅中,慢火煎如稀饧,即以瓷瓶盛。每服,以温酒调下-茶匙,日三服。(《圣惠方》南烛煎)
②助阳补阴,发白变黑:春间采甫烛嫩叶,约二十斤。用蒸笼在饭锅蒸之,蒸熟晒干为末(阴干者无用),大约一斤南烛叶末,加入桑叶一斤,热地二斤,山莱萸一斤,白果一斤,花椒三两,白术二斤;为末,蜜丸。白滚水送下一两,每日早晨服之。(《本草新编》)
【名家论述】《本草经疏》:"南烛,《本经》言其味苦气平,性无毒,然尝其味亦多带微涩,其气平者,平即凉也。《十剂》云,涩可去脱,非其味带涩,则不能止泄,非其气本凉,则不能变白。发者,血之余也,颜色者,血之华也,血热则鬓发早白而颜枯槁;脾弱则困倦嗜卧而气力不长;肾虚则筋骨软弱而行步不前。入心凉血,入脾益气,入肾添精,其云却老,非虚语矣。凡变白之药,多是气味苦寒,有妨脾胃,惟南烛气味和平,兼能益脾。""南烛同旱莲草、没食子、地黄、桑椹、枸杞、山茱萸、何首乌、白蒺藜,为乌须发之圣药,气味和平,性复无毒。除变白外,无他用。"
万年青叶 (《本草新编》) 【来源】百合科植物万年青的叶片,植物形态详"万年青根"条。 【性味】《本草新编》:"味苦涩,气微寒。" 【归经】《本草新编》:"入肾经,专通任督之脉,亦能入肺。" 【功用主...
山羊角 (《本草新编》) 【来源】为牛科动物青羊的角。原动物详"山羊血"条。 【功用主治】①《本草新编》:"专活死血,磨山羊角一分,入酒中送下。" ②《医林纂要》:"功用近羚羊角。" ③《吉林中草药》...
鹿胎 (《本草新编》) 【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胎兽及胎盘。动物形态详"鹿茸"条。 【采集】将妊娠母鹿剖腹,取出胎兽及胎盘,除尽残肉、油脂,置烤炉内烤至干透。 【药材】干燥的鹿胎,大小不一,全...
驴阴茎 (《纲目》) 【异名】驴鞭(《本草新编》),驴三件(《河北药材》),驴肾(《山西中药志》)。 【来源】为马科动物驴的雄性外生殖器,动物形态详"驴肉"条。 【采集】雄驴杀死后,割取其阴茎及睾丸,...
虎膏 (《别录》) 【异名】虎油(《物理小识》),虎脂(《本草新编》)。 【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脂肪油。动物形态详"虎骨"条。 【化学成分】体内储存脂肪,熔点43~44℃,碘价56.8,含固体脂肪酸4...
大黄蜂子 (《本经》) 【异名】露蜂房子(《备急方》)。 【来源】为胡蜂科昆虫大黄蜂的幼虫。原动物详"露蜂房"条。 【性味】《纲目》:"甘,凉,有小毒。" 【功用主治】治胸腹胀痛,干呕。 ①《本经》:...
山芭蕉子 (《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芭蕉科植物野蕉的种子。 【植物形态】野蕉 多年生粗壮草本。茎直立,高2~3米,具匐枝。单叶7~9片,螺旋状排列,叶柄具深槽,下部具叶鞘;,叶片长椭圆形,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