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果

医药桥 2023-10-09 16:43

泡桐果
(河南医学院《医药科研资料》(3):20~32,1972)

【来源】为玄参种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果实。植物形态详"桐皮"条。

【化学成分】果实含桐酸、脂肪油、黄酮类、生物碱

【药理作用】①止咳作用
小鼠服毛泡桐果煎剂或泡桐果乙醇提取物均有明显的止咳作用(二氧化硫或氨水引咳法)。

②祛痰作用
麻醉犬口服毛泡桐果煎剂,气管分泌量并不增加。小鼠腹腔注射泡桐果乙醇提取物则有明显祛痰作用(酚红法)。泡桐叶泡沫提出物亦有祛痰作用。

③平喘作用
豚鼠腹腔注射毛泡桐果煎剂或泡桐果乙醇提取物都有明显的平喘作用(组织胺喷雾法)。但后者对离体豚鼠支气管平滑肌及离体兔肠却有兴奋作用,高浓度的对兔肠呈抑制作用。

④抗菌作用
泡桐果煎剂在试管内对几种常见呼吸道细菌并无抑制作用。泡桐花及果实(未注明品种)的注射液(醇提取后用醋酸铅沉淀去杂质制成)体外试验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布氏杆菌等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⑤对大鼠慢性气管炎的实验治疗作用
大鼠吸入二氧化硫形成慢性气管炎,口服泡桐果乙醇提取物1.5克生药/公斤/日,共20天,可见治疗组动物支气管杯状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柱状上皮细胞增生与鳞状上皮化生的程度较对照组似有减轻,炎性变化也略有减轻的趋势。脉搏及白细胞数等均无明显改变,但有轻度血压下降。

【功用主治】祛痰,止咳,平喘。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
用鲜泡桐果8大两,水煎去渣,浓缩成流膏为1日量,3次分服,10天为一疗程。治疗1341例,有效率为81%;其中临床控制率为7%,显效为25%。如配合百部、桔梗、青果、猪胆汁组成复方治疗,疗效有所提高。本品对咳嗽、咯痰、气喘,肺罗音减少均有一定效果,而以止咳、化痰效果比较明显,见效较速,有的1日以内即见效。副作用主要为恶心、头晕、腹痛、腹泻、鼻咽干等,一般在3~4天后可自行消失。对肝肾功能未发现不良影响。

    下一篇:炮弹果
    上一篇:泡桐花
    精彩图文
    相关推荐
    1. 桐 【释名】 白桐、黄桐、泡桐、椅桐、荣桐。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1、手足浮肿。用桐叶煮汁浸泡,同时饮汁少许。汁中加小豆更好。 2、痈疽发背(大如盘,臭腐不可近)。用桐叶在醋中蒸过贴患...

      72 2023-10-09 17:12

    2. 桐木

      桐木 (《纲目》)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木材。植物形态详"桐皮"条。 【化学成分】毛泡桐木部含泡桐素、异泡桐素、d-芝麻素、d-细辛素。幼枝含与丁香甙有关的、结构未明的葡萄糖甙名泡桐甙。...

      64 2023-10-09 17:12

    3. 桐根

      桐根 (《重庆草药》)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嫩根或根皮。植物形态详"桐皮"条。 【采集】9~10月采挖。 【性味】《河南中草药手册》:"性寒,味苦。" 【功用主治】①《重庆草药》:"除风...

      65 2023-10-09 17:12

    4. 桐叶

      桐叶 (《本经》) 【异名】白桐叶(《本草经集庄))。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叶。植物形态详"桐皮"条。 【化学成分】毛泡桐叶含熊果酸,并含糖甙及多酚类。 【药理作用】熊果酸不仅在化学上与...

      63 2023-10-09 17:12

    5. 水莎草

      水莎草 (河南) 【来源】为莎草科植物球形莎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球形莎草 一年生草本,高达120厘米。茎直立,上部三棱形。叶出自茎基部;线状,长15~100厘米,宽3~9毫米,先端渐尖。苞片3~8...

      61 2023-10-09 17:04

    6. 山芭蕉子

      山芭蕉子 (《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芭蕉科植物野蕉的种子。 【植物形态】野蕉 多年生粗壮草本。茎直立,高2~3米,具匐枝。单叶7~9片,螺旋状排列,叶柄具深槽,下部具叶鞘;,叶片长椭圆形,长1~...

      0 条评论 63 2023-10-09 16:53

    7. 大黄蜂子

      大黄蜂子 (《本经》) 【异名】露蜂房子(《备急方》)。 【来源】为胡蜂科昆虫大黄蜂的幼虫。原动物详"露蜂房"条。 【性味】《纲目》:"甘,凉,有小毒。" 【功用主治】治胸腹胀痛,干呕。 ①《本经》:...

      0 条评论 62 2023-10-09 15:42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