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须

医药桥 2023-10-09 16:50

榕须
(《纲目拾遗》)

【异名】半天吊(《生草药性备要》),吊风根、榕树须(《岭南采药录》),榕树吊须(《广东中药》)。

【来源】为桑科植物榕树的气根。

【植物形态】榕树(《南方草木状》),又名:倒生树(《粤志》),倒生木、不死树(《纲目拾遗》),细叶榕(《岭南采药录》),正榕、官榕木,小叶榕。
常绿大乔木,高20~25米,胸径达2米以上,干多分枝扩散;树冠扩大成伞状;树皮不剥落,具白乳汁;由干抽出气根,可垂及地,挺直如柱。叶互生,革质,阔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4~10厘米,宽2~5.5厘米,基部楔形或圆形,先端钝、短渐尖,全缘,两面均无毛,侧脉5~6对,表面不明显;叶柄长7~15毫米.隐头花序单生或双生于叶腋内,倒卵球形,直径约5~10毫米,初乳白色,熟时黄色或淡红色,基部苞片3,阔卵形,钝;雄花花被3~4,雄蕊1;雌花花被片3,柱头长;瘿花似雌花。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于村边坡地、河边,有时塔顶及峭壁亦有生长。分布广西、广东、福建、台湾、云南、浙江、贵州等地。

本植物的树皮(榕树皮)、叶(榕树叶)、树脂(榕树胶汁)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全年可采。割下气根,扎成小把,晒干。

【药材】干燥气根呈木质细条状,长1米左右,基部较粗,径4~8毫米,末端渐细,往往分枝,有时簇生6~7条支根。表面红褐色,外皮多纵裂,有时剥落,皮孔灰白色,呈圆点状或椭圆状。质脆,皮部不易折断,断面木部棕色。以条细、红褐色者为佳。
产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化学成分】含酚类、氨基酸、有基酸、糖类。

【性味】苦涩,平。

①《南宁市药物志》:"涩,平。"

②《广西中药志》:"味苦涩,性温,无毒。"

【功用主治】祛风清热,活血解毒。治流感,百日咳,麻疹不透,扁桃体炎,眼结膜炎,痧气腹痛,风湿骨痛,鼻衄,血淋,跌打损伤。

①《生草药性备要》:"浸酒饮,治伤散瘀。"

②《岭南杂记》:"制药可以固齿。"

③《岭南采药录》:"煎水熏洗痔疮;浸酒治跌打,能散瘀;煎作茶饮,可验麻风真假,真者觉其味甘。"

④《陆川本草》:"接骨,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断筋折骨。"

⑤《广西中药志》:"祛风湿,活血,止痛,清热,解毒,利尿。治风湿骨痛。"

⑥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表,发汗透疹。治流感,感冒,扁桃体炎,眼结膜炎,疟疾,百日咳,麻疹不透。"

⑦《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解热去痧,消炎止咳。治斑痧大热,伤寒夹色,鼻衄。"

【用法与用量】内股: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捣碎酒炒敷或煎水洗。

【选方】①治关节风湿痛以及脚筋紧张,屈伸不利:榕树倒抛根合童便煎洗患处。(《泉州本草》)

②治关节风湿痛:格树气根二至四两。酒水煎服。或用气根煎汤洗患处。(《福建中草药》)

③治跌打损伤:榕树气根二两。或加樟树二重皮三至五钱。水煎冲酒服。(《福建中草药》)

④治血淋:榕树倒抛根鲜者一两半(干者八钱)。合冰糖炖服,每日一次,续服四、五次。(《泉州本草》)

⑤治小便不通:榕树吊须一把,沙糖、米酒各适量。水煎服。(《岭南草药志》)

⑥治疝气,子宫脱垂:榕树干气根一两,瘦猪肉适量。水炖服。(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

⑦固齿,止牙痛:榕根须,摘断,入竹管内,将盐塞满,以泥封固;火煅存性为末,擦牙,摇动者亦坚。竹管不用。(《纲目拾遗》)

⑧治牙痛,能消肿止痛杀虫:榕须、皂角。煎水含之:冷则吐,吐则再含。(《岭南采药录》)

⑨治喉蛾:榕树须六两。黑醋一汤碗,煎好,候温含漱。(《岭南草药志》)

⑩治湿疹,阴痒:榕树气根适量。煎水洗。(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⑾治神经性皮炎:鲜榕树须,捣烂外敷。(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下一篇:青鱼枕
    上一篇:苒苒草
    精彩图文
    相关推荐
    1. 紫茉莉子

      紫茉莉子 (《纲目拾遗》) 【异名】土山柰(《纲目拾遗》)。 【来源】为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种子内的胚乳。植物形态详"紫茉莉根"条。 【化学成分】种子含大量淀粉。又含粗脂肪4.3%,脂肪酸(为饱和脂肪酸...

      62 2023-10-09 17:49

    2. 紫茉莉根

      紫茉莉根 (《纲目拾遗》) 【异名】入地老鼠、花粉头(《岭南采药录》),水粉头(《修订增补天宝本草》),粉子头、胭脂花头(《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的块根。 【植物形态】紫茉莉(...

      61 2023-10-09 17:48

    3. 竹衣

      竹衣 (《纲目拾遗》) 【异名】金竹衣(《景岳全书》)。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金竹秆内的衣膜。 【植物形态】金竹(《竹谱详录》),又名:黄金竹、黄竹、黄皮竹、黄竿(坪井《竹类图谱》),黄苦竹。 秆高5...

      63 2023-10-09 17:47

    4. 竹精

      竹精 (《纲目拾遗》) 【来源】为新竹管腔内之液汁,剖竹取之。 【功用主治】《纲目拾遗》:"治汗斑,以鸡毛蘸水,刷上。...

      60 2023-10-09 17:46

    5. 珠兰

      珠兰 (《纲目拾遗》) 【异名】珍珠兰(《药性考》),真珠兰、鱼子兰(《花经》),鸡爪兰(《纲目拾遗》)。 【来源】为金粟兰科植物金粟兰的茎叶。 【植物形态】金粟兰(《周之屿树艺书》) 亚灌木,高可达...

      60 2023-10-09 17:44

    6. 山芭蕉子

      山芭蕉子 (《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芭蕉科植物野蕉的种子。 【植物形态】野蕉 多年生粗壮草本。茎直立,高2~3米,具匐枝。单叶7~9片,螺旋状排列,叶柄具深槽,下部具叶鞘;,叶片长椭圆形,长1~...

      0 条评论 63 2023-10-09 16:53

    7. 大黄蜂子

      大黄蜂子 (《本经》) 【异名】露蜂房子(《备急方》)。 【来源】为胡蜂科昆虫大黄蜂的幼虫。原动物详"露蜂房"条。 【性味】《纲目》:"甘,凉,有小毒。" 【功用主治】治胸腹胀痛,干呕。 ①《本经》:...

      0 条评论 62 2023-10-09 15:42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