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根
66 2023-10-07
三分三
(《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
【别名】山茄子、大搜山虎、山野烟(《云南中草药》),野旱烟(《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茄科植物三分三的根、叶或种子。
【植物形态】三分三
多年生草本,高50~150厘米。根茎短祖;主根粗大,几垂直,根皮黄褐色,断面黄色,有臭气。茎丛生,粗壮,上部分枝。叶互生,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6~18厘米,宽3.5~9厘米,先端尖,边缘波状,下面微被短茸毛;叶柄长1~4厘米。花单生叶腋,花梗细长,下垂;花萼钟形,果时增大,边缘具不等齿,有肋脉10,外被绒毛;花冠钟形,黄绿色,长3.5~4厘米,直径3~3.5厘米,先端5裂,向后反卷;雄蕊5;雌蕊1,子房上位,2室,柱头肥厚。蒴果藏于增大的萼内,近球形,顶端开裂。种子矩圆形或近多角形,长约2.4毫米,棕色。花期夏末。果期晚秋。
生于林间草地或田边路旁。分布云南。
【采集】秋季或冬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药材】干燥根多切成片状,灰白色,圆形或卵圆形,直径7~12厘米,厚约6毫米,有显著的年轮和放射状的维管束。易折碎,折碎时有粉尘飞出。味苦。以片大而薄者为佳。
产云南。
【化学成分】三分三的根含生物碱1%以上,绝大部分是天仙子胺(即莨菪碱)及天仙子碱(即东莨菪碱)、红古豆碱等多种生物碱。
【性味】《云南中草药》:"苦涩麻,温,剧毒。"
【功用主治】麻醉镇痛。治胃痛,骨折,风湿痛,跌打损伤。
①《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作镇痛、镇静药。"
②《云南中草药》:"麻醉止痛,除湿祛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分;或研末服。外用:研末酒调敷。
【宜忌】心脏病、心脏衰弱者忌服。
【选方】①治胃痛,风湿痛,跌打损伤:三分三根或叶三分,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②整复麻醉止痛:用三分三根、叶研末,酒调外敷患处,3~6分钟后,即可进行骨折整复。(《云南中草药》)
云牛膝 (《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 【异名】土牛膝(《滇南本草》)。 【来源】为苋科植物红褐粗毛牛膝的根。 【植物形态】红褐粗毛牛膝 多年生草本。根圆柱形,外表土黄色。茎直立,四棱形,只纵沟,被疏柔毛...
栝楼皮 (《雷公炮炙论》) 【异名】栝楼壳(《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瓜壳(《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等的果皮。植物形态详"栝楼"、"栝楼子"条。 【采集】9~10月采收果...
白苏梗 (《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白苏的茎。植物形态详白苏子条。 【采集】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老茎,除去果实及枝叶,晒干。 【药材】干燥的茎,叶片大...
大黄蜂子 (《本经》) 【异名】露蜂房子(《备急方》)。 【来源】为胡蜂科昆虫大黄蜂的幼虫。原动物详"露蜂房"条。 【性味】《纲目》:"甘,凉,有小毒。" 【功用主治】治胸腹胀痛,干呕。 ①《本经》:...
山芭蕉子 (《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芭蕉科植物野蕉的种子。 【植物形态】野蕉 多年生粗壮草本。茎直立,高2~3米,具匐枝。单叶7~9片,螺旋状排列,叶柄具深槽,下部具叶鞘;,叶片长椭圆形,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