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丁茶
197 2023-09-28
山藿香
(《峨嵋药植》)
【异名】血见愁、血芙蓉(《生草药性备要》),野石蚕、野薄荷、仁沙草、苦药菜、假紫苏(《广西中兽医药植》),皱面草、方枝苦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肺形草(《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山藿香的全草。
【植物形态】山藿香
一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茎四棱,下部卧地生根.上部直立,有分枝,秃净袁嫩枝被疏毛。单叶对生;叶片卵形或矩圆形,长3~6厘米,宽1.5~3厘米,纸质,先端短尖,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钝齿,基部楔形;上面绿色,秃净,主脉上具短毛;下面浅绿色,脉上有疏毛,老则渐次脱落,具腺点;叶柄长1.7~3厘米。腋生及顶生的疏散分枝总状花序,长2.5~5厘米;花柄有短毛;苞片披针形;萼钟状,宿存,5裂,上唇2裂较大,下唇3裂,前端均尖,表面有粘质长毛及腺点,结果时较为膨大;花冠谈红色;雄蕊4,突出,花药2室,卵圆形;雌蕊1,柱头2裂。小坚果4枚,圆形,径约1毫米,黄褐色,表面有微细皱纹。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于荒地、田边、路边及草丛中。分布广西、广东、云南、福建等地。
【采集】7~8月采收。
【化学成分】含酚类、氨基酸、有机酸、糖。
【性味】辛,凉。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淡,性寒。"
②《福建中草药):"苦微辛,微温。"
【功用主治】凉血散瘀,消肿解毒。治吐血,肠风下血,跌打损伤,痈肿,痔疮,流火。
①《生草药性备要》:"凉血,解热毒,去瘀生新,理压伤,敷痔疮,治蛇咬,消肠风下血,煲肉食;洗白泡烂疮,消乳痈。"
②《广东中药》Ⅱ:"散瘀,止血,凉血。治肺费吐血,跌打损伤,利小便。"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疗疮疖肿。"
④《福建中草药》:"活血行气,消肿解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品1~2两);捣汁或研末。外用:煎水熏洗或捣敷。
【选方】①治跌打:山藿香,九层塔、透骨消、黑心姜,煎服。(《广东中药》Ⅱ)
②治睾丸肿痛:山藿香叶一至二钱,研末,冲酒服。(《福建中草药》)
③治关节风湿痛,流火(丝虫病引起淋巴管炎):山藿香煎汤,先熏后洗。(《福建中草药》)
④治肺痈,咳血,吐血,衄血:山藿香(鲜品)一至二两,冰糖一两,水煎服。
⑤治感冒发热咳嗽:山藿香(鲜品)一至一两五钱,水煎服。
⑥治狂犬哎伤:山藿香(鲜品)一斤,加少许开水捣烂绞汁,一次炖服。(④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手册》)
走游草 (《四川中药志》) 【异名】蛇蜈巴(《峨嵋药植》),小五爪金龙、五叶崖爬藤(《昆明药植调查报告》),藤五甲(《四川中药志》),上树蜈蚣、痰五加、五加皮(《重庆草药》),岩五加、毛五加、小走游草...
紫茉莉叶 (《峨嵋药植》) 【来源】为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的叶片,植物形态详"紫茉莉根"条。 【采集】秋季采。 【药理作用】紫茉莉叶或全草的水提取物(用乙醇沉淀后)1克生药/毫升至0.005毫升可使离体...
猪毛草 (《峨嵋药植》) 【异名】善鸡尾草、小凤尾草(《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凤尾蕨科植物狭叶凤尾蕨的根或茎叶。 【植物形态】狭叶凤尾蕨 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根状茎短。叶柄丛生,细瘦...
荫风轮 (《贵州草药》) 【异名】山藿香(《贵州草药》),瘦风轮、九层塔、野薄荷、田螺菜、蒙锄草(《全展选编?传染...
一皮草 (《峨嵋药植》) 【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扭瓦韦的全草。 【植物形态】扭瓦韦 多年生草本,高不及40厘米。根状茎粗,长而横走,先端密被鳞片;鳞片卵状披针形,渐尖,褐棕色,有齿,网眼密,中心色较深...
大黄蜂子 (《本经》) 【异名】露蜂房子(《备急方》)。 【来源】为胡蜂科昆虫大黄蜂的幼虫。原动物详"露蜂房"条。 【性味】《纲目》:"甘,凉,有小毒。" 【功用主治】治胸腹胀痛,干呕。 ①《本经》:...
山芭蕉子 (《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芭蕉科植物野蕉的种子。 【植物形态】野蕉 多年生粗壮草本。茎直立,高2~3米,具匐枝。单叶7~9片,螺旋状排列,叶柄具深槽,下部具叶鞘;,叶片长椭圆形,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