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龙刍

医药桥 2023-10-09 17:00

石龙刍
(《本经》)

【异名】龙须、草续断、龙珠(《本经》),龙慑、龙鬓、龙木、草毒、龙华,悬菟(《吴普本草》),龙须草、缙云草(崔豹《古今注》),龙修(《山海经》郭璞注),悬莞、方宾(《别录》),席草(《本经逢原》),草龙慑(汪连仕《采药书》),胡须草、野席草(《浙江民间草药》)。

【来源】为灯心草科植物石龙刍的全草。

【植物形态】石龙刍
多年生草本,高达1米余,根茎横走。茎圆筒状,细长,下部有茶褐色鳞片状叶,聚伞花序侧生于茎的一面。由多数小花缀成,花淡绿色,具短柄;花被6,排列为2轮;雄蕊6;子房上位,花柱短,柱头3枚。蒴果,内含种子多数。花期夏季。
生长于水田中及潮湿地区。分布广西、浙江等地。

本植物的根茎(石龙刍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夏、秋采集,晒干或鲜用。

【化学成分】石龙刍含水分7.14%、蜡及脂肪质2.63%、果胶1.52%、半纤维素13.54%、木质素17%、纤维素52.18%、灰分1%、戊聚糖13.4%。
绿色的茎含赭朴吩1.07%、葡萄糖3.04%、戊聚糖20.09%、甲基戊聚糖1.5%。
叶含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

【性味】苦,凉。

①《本经》:"味苦,微寒。"

②《吴普本草》:"雷公:苦,无毒。扁鹊:辛,无毒。"

③《别录》:"微温,无毒。"

④《浙江民间草药》:"味酸,性寒。"

【归经】《得配本草》:"入手少阴、太阴经气分。"

【功用主治】利水,通淋。治淋病,小便不利。

①《本经》:"主心腹邪气,小便不利,淋闭,风湿。"

②《别录》:"补内虚不足,痞满,身无润泽,出汗,除茎中热痛。又主疗蛔虫及不消食。"

③汪连仕《采药书》:"散风火,大理湿热。"

④《浙江民间草药》:"利水通淋,清热安神。"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烧存性研末。

【选方】①通淋:胡须草、木通各三钱,车前草、甘草各二钱。煎服。

②治小儿夜啼:石龙刍(干草),烧灰涂乳上饲小儿。

③治牙痛:胡须草三钱,煎服。(选方出《浙江民间草药》)似龙须,但多节,似以为二物者非矣。"

中药大全
    下一篇:石决明
    上一篇:石榴根
    精彩图文
    相关推荐
    1. 紫菀

      【中文名】紫菀(《本经》) 【类别】根类 【异名】青菀(《吴普本草》),紫舌(《别录》),返魂草根、夜牵牛(《斗门方》),紫菀茸(《本草述》)。 【来源】为菊科植物紫菀的根及根茎。 【植物形态】紫菀 ...

      59 2023-10-09 17:48

    2. 紫石英

      紫石英 (《本经》) 【来源】为卤化物类矿物萤石的矿石。 【矿物形态】萤石,又名:氟石。 等轴晶系。晶体呈立方体、八面体、十二面体;集合体常呈致密粒状块体出现。颜色很少是无色透明的,大部分被染成各种颜...

      61 2023-10-09 17:48

    3. 紫草

      紫草 (《本经》) 【异名】藐、茈草(《尔雅》),紫丹、紫器(《本经》),地血(《吴普本草》),茈输(《广雅》),紫草茸(《小儿药证直诀》),鸦衔草(《纲目》),紫草根(《现代实用中药》),山紫草(《...

      65 2023-10-09 17:48

    4. 梓白皮

      梓白皮 (《本经》)) 【来源】为紫葳科植物梓的根皮或树皮的韧皮部。 【植物形态】梓(《本经》),又名:木王(《埤雅》),花楸、河楸、水桐、雷电木、木角豆、臭梧桐。 落叶乔木,高达10余米。树皮灰褐色...

      60 2023-10-09 17:47

    5. 梓叶

      梓叶 (《本经》) 【来源】为紫葳科植物梓的叶片,植物形态详"梓白皮"条。 【化学成分】含对香豆酸、对-羟基苯甲酸。 【药理作用】冷浸液、温浸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有抑制作用。采集后6...

      61 2023-10-09 17:47

    6. 大黄蜂子

      大黄蜂子 (《本经》) 【异名】露蜂房子(《备急方》)。 【来源】为胡蜂科昆虫大黄蜂的幼虫。原动物详"露蜂房"条。 【性味】《纲目》:"甘,凉,有小毒。" 【功用主治】治胸腹胀痛,干呕。 ①《本经》:...

      0 条评论 62 2023-10-09 15:42

    7. 山芭蕉子

      山芭蕉子 (《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芭蕉科植物野蕉的种子。 【植物形态】野蕉 多年生粗壮草本。茎直立,高2~3米,具匐枝。单叶7~9片,螺旋状排列,叶柄具深槽,下部具叶鞘;,叶片长椭圆形,长1~...

      0 条评论 63 2023-10-09 16:53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