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

医药桥 2023-10-09 17:12

铜绿
(《纲目》)

【异名】铜青(《抱朴子》)。

【来源】为铜器表面经二氧化碳或醋酸作用后生成的绿色锈衣。

【制法】取铜器久置潮湿处,或用醋喷在铜器上,其表面产生青绿色的铜锈,刮取后,干燥之。

【药材】为翠绿色粉末,质松。无臭,味微涩。燃烧之现绿色火焰。

此外,尚有一种加工铜绿,系用铜绿粉或绿青(即天然产的碱式碳酸铜)与熟石膏加水拌和压扁,切成块状,喷以高梁酒,使表面产生绿色而成。药材呈长方形块状,长约5厘米,宽约2厘米,厚约5毫米。外表绿色,里面土黄色或淡绿色。质硬而脆。无臭,无味。

【化学成分】为铜氧化生成的碱式碳酸铜或天然的孔雀石,主含碱式碳酸铜。

【性味】酸涩,平,有毒。

①《药对》:"寒。"

②《嘉祐本草》:"平,微毒。"

③《本草经疏》:"酸苦涩,微寒。"

【归经】入肝、胆经。

①《纲目》:"入肝、胆。"

②《玉楸药解》:"入手太阴肺、足厥阴肝经。"

【功用主治】退翳,去腐,敛疮,杀虫,吐风痰。治目翳,烂弦风眼,疽、痔恶疮,喉痹,牙疳,臁疮,顽癣,风痰卒中。

①《药对》:"主风烂泪出。"

②《本草拾遗》:"明目,去肤赤;合金疮,止血。"

③《嘉钓本草》:"治妇人血气心痛。"

④《纲目》:"治恶疮,疳疮,吐风痰,杀虫。"

⑤《本经逢严》:"为散疔喉痹牙疳,醋调揩腋下治狐臭,姜汁调点烂弦风眼。"

⑥《玉楸药解》:"疗痔瘘,生发,点痣。"

⑦《会约医镜》:"脚指缝中流水痒痛,敷之。"

【用法与用量】外用:研末撒或调敷。内服:入丸、散,3~5分。

【宜忌】体弱血虚者忌服。不可多服,多量可引起剧烈呕吐、腹痛、血痢、痉挛等证,严重的可致虚脱。

①《本草经疏》:"目痛肤翳不由风热外侵而因于肝血虚少者非所宜用。"

②《本草汇言》:"多服、常服,有燥耗津液、枯损血气之患。"

【选方】①治眼生肤翳垂珠管:铜青一两,细墨半两。上二味含研为末,和醋丸如白豆大,每用一丸,以乳汁、新汲水各少许浸化,以铜箸点之。(《圣济总录》铜青丸)

②治烂弦风眼:铜青。水调涂碗底,以艾熏干刮下,涂烂处。(《卫生易简方》)

③治风眩赤跟:铜青黑豆大一块,防风一寸许,杏仁二粒(去尖,不去皮)。上各细切,于盏中,新汲水浸,汤瓶上顿令极热,洗之。如痛者,加当归数片。(《奇效良方》铜青汤)

④治痈疽肿毒,脓头不出:铜青一钱(为末),沥青一两,麻油二钱。先将油熬滚,入沥青熔化,再入铜青末搅匀,用单油纸摊贴毒上,脓头即出,后换长肉膏贴之。(《窦氏外科方》)

⑤治走马牙疳:铜青、滑石、杏仁等分。为末,擦之。(《秘传经验方》)

⑥治口鼻疳疮:铜青、枯矾等分。研敷之。(《纲目》)

⑦治肾经黑色铁皮疳及牙宣:铜绿五分,腰黄一钱,冰片七厘五毫。如牙龈与口唇内皮烂如云片,或龈中出血,或口碎,吹之。(《囊秘喉书》铜绿散)

⑧治舌上生疮:铜绿、铅白霜。等分,为细末。每用少许,干撒舌上。(《杨氏家藏方》绿云散)

⑨治臁疮顽癣:铜绿七分(研),黄蜡一两。化熬,以厚纸拖过表里,别以纸隔贴之,出水妙。亦治杨梅疮及虫咬。(《卫生杂兴》)

⑩治杨梅毒疮:铜绿醋煮研末,烧酒调搽,极痛出水,次日即干。或加白矾等分,研撒。(《简便单方》)

⑾治百虫入耳:生油调铜绿滴入。(《卫生家宝方》)

⑿治众蛇毒:铜青敷疮上。(《千金方》)

⒀治痰涎壅盛,卒中不语:铜绿二两,净洗,于乳钵内研细,以水化去石,澄清,慢火熬令干,再研匀,入麝香一分,同研,以糯米和丸,如弹子大,阴干。如卒中者,每丸作二服,用薄荷酒研下。瘫缓一切风,用朱砂酒研化下,候吐涎出沫青碧色,泻下恶物。(《经验方》碧琳丹)

⒁治小儿痰涎潮盛:铜绿不计分两,研细如粉,用醋面糊和丸如鸡头大。每有中者,才觉便用薄荷酒磨下一丸,须臾便吐,其涎如胶,令人以手拔之。(《经验方》绿云丹)

【名家论述】①《纲目》:"铜青乃铜之液气所结,酸而有小毒,能入肝胆,故吐利风痰,明目杀疳,皆肝胆之病也。"

②《本草经疏》:"铜青,《本经》气平无毒,然观今人用入吐风痰药,应是酸苦涩之味,而气则微寒也。酸入肝而主敛,故能止血、合金疮。风热入肝经则目生肤翳息肉,或赤烂泪出,苦寒能除风热,则所苦去而目自明矣。《本经》又主妇人血气心痛者,盖苦能泄结,而平则又兼辛散之义也。""目痛肤翳,不由风热外侵,而因于肝虚血少者,非所宜也。"

    下一篇:铁马豆
    上一篇:铁筷子2
    精彩图文
    相关推荐
    1. 鲆鱼

      鲆鱼 (《食疗本草》) 【异名】鲟鱼(《纲目》),尖头?(《鱼类分类学》)。 【来源】为鲤科动物鲆鱼的肉。 【动物形态】鲆鱼 体甚长,略侧扁,腹部圆。头前半部细长,稍成管状,吻端平扁似鸭嘴形。口上位,...

      61 2023-10-09 17:49

    2. 醉鱼草

      醉鱼草 (《纲目》) 【异名】鱼尾草、醉鱼儿草(《履?岩本草》),槐木(《普济方》),闹鱼花(《纲目》),痒见消(《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光子、羊脑髓、五霸蔷(《中国树木分类学》),四方麻、阳包树(《...

      62 2023-10-09 17:49

    3. 鳟鱼

      鳟鱼 (《纲目》) 【异名】跎(《尔雅》),赤眼鱼(《说文》),红目鳟(《脊椎动物分类学》)。 【来源】为鲤科动物赤眼鳟的肉。 【动物形态】赤眼鳟 体长,略呈圆筒状,后段稍侧扁,腹部圆。体长约30厘米...

      61 2023-10-09 17:49

    4. 紫茉莉子

      紫茉莉子 (《纲目拾遗》) 【异名】土山柰(《纲目拾遗》)。 【来源】为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种子内的胚乳。植物形态详"紫茉莉根"条。 【化学成分】种子含大量淀粉。又含粗脂肪4.3%,脂肪酸(为饱和脂肪酸...

      62 2023-10-09 17:49

    5. 醉鱼草花

      醉鱼草花 (《纲目》) 【来源】为马钱科植物醉鱼草的花,植物形态详"醉鱼草"条。 【采集】4~7月采收,晒干。 【性味】《纲目》:"辛苦,温,有小毒。" 【功用主治】治痰饮?喘,久疟成癖,疳积,烫伤。...

      60 2023-10-09 17:48

    6. 山芭蕉子

      山芭蕉子 (《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芭蕉科植物野蕉的种子。 【植物形态】野蕉 多年生粗壮草本。茎直立,高2~3米,具匐枝。单叶7~9片,螺旋状排列,叶柄具深槽,下部具叶鞘;,叶片长椭圆形,长1~...

      0 条评论 63 2023-10-09 16:53

    7. 大黄蜂子

      大黄蜂子 (《本经》) 【异名】露蜂房子(《备急方》)。 【来源】为胡蜂科昆虫大黄蜂的幼虫。原动物详"露蜂房"条。 【性味】《纲目》:"甘,凉,有小毒。" 【功用主治】治胸腹胀痛,干呕。 ①《本经》:...

      0 条评论 62 2023-10-09 15:42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