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根
66 2023-10-07
望月砂
(《本经逢原》)
【异名】兔蕈(《雷公炮炙论》),兔屎(《补缺肘后方》),玩月砂(《姚僧坦集验方》),明月砂(《圣惠方》),兔粪(《苏沈良方》)。
【来源】为兔科动物蒙古兔等野兔的干燥粪便。动物形态详"兔肉"条。
【采集】9~11月间,野草被割除后,即可见到兔粪,扫取之,拣净杂草、泥沙,晒干。
【药材】干燥品呈圆球形而略扁,长9~12毫米,直径6~9毫米。表面粗糙,有草质纤维,内外均呈浅棕色或灰黄色。质轻松易破碎,手搓之即碎成乱草状。鲜者有恶臭,干者无臭。味微苦而辛。以干燥、色黄、不碎、无泥沙杂质者为佳。
主产河北、安徽、湖北、江苏、浙江、广西、新疆、福建等地。
【性味】①《本草从新》:"辛,平。"
②《本草求真》:"辛,寒。"
【归经】①《本草求真》:"入肝。"
②《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足厥阴经。"
【功用主治】明目,杀虫。治目暗生翳,疳疾,痔瘘。
①《本草蒙筌》:"疗痘生眼内成疮,痔发肠头下血。"
②《纲目》:"治目中浮翳,劳瘵五疳,疳疮痔瘘,杀虫解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烧灰调敷。
【选方】①治小儿痘疹,眼中生翳:兔粪、蝉蜕、木通、甘草。煎汤频服。(《摄生众妙方》)
②治翳膜:兔粪十四粒,雌雄槟榔各一枚。同磨,井花水调服。(《幼科准绳》)
③治痔疾下血疼痛不止:玩月砂不限多少,慢火熬令黄色,为末,每二钱入乳香半钱,空心温酒调下,日三、四服。(《姚僧坦集验方》)
④治卒得月蚀:取兔屎,纳虾献腹中,合烧为灰,末,以敷疮上。(《补缺肘后方》)
【名家论述】《本草求真》:"兔屎能明目,以除目中浮翳,且痨瘵、五疳、痔漏、虫食、痘疮等症,服之皆治,亦由热结毒积而成,得此寒以解热,辛以散结,故能服之有功,若阴气上乘,目障不清,未可用焉。"
樟脑 (《品汇精要》) 【异名】韶脑(《神效方》),潮脑(《品汇精要》),脑子(《本经逢原》),油脑、树脑(《药材资料汇编》)。 【来源】为樟科植物樟的根、干、枝、叶,经提炼制成的颗粒状结晶。植物形态...
越瓜 (《本草经集注》) 【异名】菜瓜、稍瓜(《饮膳正要》),生瓜(《本经逢原》),白瓜(《本草求原》)。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越瓜的果实。 【植物形态】越瓜 一年生攀援或匍匐状草本。茎有棱角,被多数...
油菜子油 (《纲目》) 【异名】香油(《本经逢原》),菜子油(《摄生众妙方》)。 【来源】为油菜子的脂肪油。植物形态详"芸薹"条。 【功用主治】治肠梗阻,汤火灼伤,湿疹。 《本经逢原》:"治痈疽及痔漏...
夜交藤 (《本经逢原》) 【异名】棋藤(《南京民间药草》),首乌藤(《江苏植药志》)。 【来源】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藤茎或带叶藤茎。植物形态详"何首乌"条。 【采集】带叶的藤茎,于夏、秋采...
燕窝 (《本经逢原》) 【异名】燕窝菜(《闽部疏》),燕蔬菜(《纲目拾遗》),燕菜(《现代实用中药》)。燕根(《药材学》)。 【来源】为雨燕科动物金丝燕及多种同属燕类用唾液或唾液与绒羽等混合凝结所筑成...
大黄蜂子 (《本经》) 【异名】露蜂房子(《备急方》)。 【来源】为胡蜂科昆虫大黄蜂的幼虫。原动物详"露蜂房"条。 【性味】《纲目》:"甘,凉,有小毒。" 【功用主治】治胸腹胀痛,干呕。 ①《本经》:...
山芭蕉子 (《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芭蕉科植物野蕉的种子。 【植物形态】野蕉 多年生粗壮草本。茎直立,高2~3米,具匐枝。单叶7~9片,螺旋状排列,叶柄具深槽,下部具叶鞘;,叶片长椭圆形,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