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花
185 2023-09-28
象皮
(《医学入门》)
【来源】为象科动物亚洲象的皮。
【动物形态】亚洲象,又名:印度象。
体躯庞大,高达2.5米,体重3.5~6吨。头长大,前额凹,颈短。鼻长,可垂地,能伸缩自如,圆筒形,下部较细,鼻孔在末端,前缘有一肉突。雄象上颌门齿突出口外,略向上翘,长可达1.5~1.8米,称"象牙"。眼很小。耳极大,向后遮盖颈部两侧。四肢粗壮,圆柱状,前肢5趾,后肢4趾。尾短而细,末端有一圈圆形的鬃毛。皮厚而有褶纹,全身生育稀疏的粗毛,肤色苍灰或棕灰色。野生者色较淡。
多栖于湿度较高的热带森林中;群居生活,无固定住所。主要食物为董棕、野巴蕉、树叶、嫩刺竹的尖端,有时也吃谷物及瓜类。分布印度、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泰国、缅甸、马来西亚以及我国云南南部等地。
本动物的肉(象肉)、骨(象骨)、牙(象牙)、肝管末端的膨大部分(象胆)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剥取象皮后,去掉筋膜油脂,洗净,切成长块,晒干。
【药材】干燥皮块,大多呈长方形及方形,亦有形状不规则者,大小不等,厚O.5~2厘米。外表面浅灰黑色,密布细小的颗粒状突起,有时可见棕黑色长毛及多少不等的皱纹。内表面灰白色至灰棕色,有纤维状露出物及皱纹。质坚硬。切断面灰白色至黄棕色,薄片半透明。气微腥。以干燥、片大、皮厚者为佳。
除上述品种外,尚有非洲象的皮亦同等入药。产于非洲。
【炮制】取象皮浸泡约3天,洗净,稍闷,晒至八成干,再沾水一次,至内外湿度一致,切成厚约2毫米的薄片,晒干。或用文火烤软,乘热切片亦可。象皮粉:先将滑石粉置锅内加热,倒入象皮片,用强火炒至稍鼓起,呈深黄色时取出,筛去滑石粉,放凉,碾成细粉。
【性味】甘咸,温。
①《本草新编》:"味甘,气平,无毒。"
②《本经逢原》:"咸,温,无毒。"
【归经】①《玉楸药解》:"入足太阳膀胱经。"
②《本草再新》:"入脾经。"
【功用主治】止血,敛疮。治外伤出血,及一切创伤、溃疡久不收口。
①《医学入门》:"煎膏药,去腐生新,易于敛口。"
②《纲目》:"治下疳,烧灰和油敷之。又治金疮不合。"
③《本草新编》:"专能生肌长肉,定狂,止呕吐。"
④《本草再新》:"治湿痹。"
【用法与用量】外用:熬膏或研末调敷。
【宜忌】疮疡脓毒未尽者忌用。
【选方】①治烂孔极大者,并治刀伤跌损,出血不止者:猪身前蹄扇骨十两(煅炭研粉),象皮(炙炭存性研末)一两。和匀同贮,凡烂孔如掌大者,掺上收小,后用六和散敷。(《外科全生集》象皮散)
②治烂孔收小者:海螵蛸、水飞龙齿、象皮(煅存性,研极细)、血竭、乳香、轻粉各等分。共研细末收贮,或干掺,或用鸡蛋熬油调拂。(《外科全生集》六和散)
猪肾 (《别录》)) 【异名】猪腰子(《医学入门》)。 【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肾,即俗称"猪腰子",植物形态详"猪肉"条。 【性味】咸,平。 ①《千金食治》:"平,无毒。" ②《纲目》:"咸,冷,无毒...
针砂 (《本草拾遗》) 【异名】钢砂(《本草拾遗》),铁砂(《医学入门》)。 【来源】为制钢针时磨下的细屑。 【采集】现多从各制针厂中收集。 【药材】为黑色或灰褐色的细粉,并夹有少量不超过0.05立方...
皂角刺 (《本草衍义补遗》) 【异名】皂荚刺(《圣惠方》),皂刺(《医学入门》),天丁(《纲目》),皂角针(《江苏植药志》),皂针(《中药材手册》)。 【来源】为豆科植物皂荚的棘刺。植物形态详"皂荚"...
象骨 (《纲目》) 【来源】为象科动物亚洲象的骨骼,动物形态详"象皮"条。 【化学成分】水分约占1/2,有机物约占1/4,其中有骨胶原、脂肪等,无机物大部分为磷酸钙,尚含少量碳酸钙、磷酸镁等。据对亚洲...
象皮木 (《陆川本草》) 【异名】凳板风(《陆川本草》),英台木、九度叶、金瓜南木皮(《广西药植名录》),鸭脚树、大树将军、肥猪菜、灯台树(《云南中草药》),大枯树、大树理肺散、肥猪叶(《云南中草药...
山芭蕉子 (《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芭蕉科植物野蕉的种子。 【植物形态】野蕉 多年生粗壮草本。茎直立,高2~3米,具匐枝。单叶7~9片,螺旋状排列,叶柄具深槽,下部具叶鞘;,叶片长椭圆形,长1~...
大黄蜂子 (《本经》) 【异名】露蜂房子(《备急方》)。 【来源】为胡蜂科昆虫大黄蜂的幼虫。原动物详"露蜂房"条。 【性味】《纲目》:"甘,凉,有小毒。" 【功用主治】治胸腹胀痛,干呕。 ①《本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