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花
185 2023-09-28
小蒜
(《本草经集注》)
【异名】茆蒜(伏侯《古今注,),卵蒜(崔豹《古今注》),蒜(《别录》),夏蒜(《随息居饮食谱》)。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小蒜的鳞茎。
【植物形态】小蒜
多年生萆本。外形与大蒜相似而较小,与大蒜的显著不同之点:鳞茎细小如薤,仅有1个鳞球,不如大蒜由多数鳞瓣合成。
野生。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采集】夏、秋采挖,去净泥沙,晒干或阴干。
【性味】辛,温。
①《别录》:"辛,温,有小毒。"
②陶弘景:"味辛,性热。"
【归经】《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胃二经。"
【功用主治】温中,下气,消谷,杀虫。治吐泻,心腹胀痛,疔肿毒疮,毒虫咬伤。
①《别录》:"主霍乱,腹中不安,消谷,理胃温中,除邪痹毒气。"
②陶弘景:"主溪毒。"
③《千金食治》:"叶主心烦庙,解诸毒,小儿丹疹。"
④《食疗本草》:"去诸虫毒,丁肿,毒疮。"
⑤《随息居饮食谱》:"下气,止痛,杀虫。"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鲜者捣汁0.5~1两)。外用:煎洗或捣敷。
【宜忌】阴虚火旺及日疾、口齿咽喉诸患忌服。
①《日用本草》:"脚气风病人及时病后忌食之。"
②《随患居饮食谱》:"发风损目,病后忌之。"
【选方】①治霍乱心腹胀痛,烦满短气,未得吐下:小蒜一升,细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补缺肘后方》)
②治霍乱转筋,腹痛不止:小蒜一分,盐一分。烂捣,纳少许于脐中,上以艾火灸五七壮。(《圣惠方》)
③治伤寒及时气温病及头痛、壮热脉大,始得一日:小蒜一升,捣取汁三合,顿服之。(《补缺肘后方》)
④治心痛不可忍,十年五年者:小蒜,酽醋煮,顿服之,取饱,不用著盐。(《兵部手集》)
⑤治卒阴痛如刺,汗出如雨:小蒜、韭根、杨柳根各一斤。上三味合烧,以酒灌之,及热以气蒸之。(《千金方》)
⑥治恶核肿结不肯散者:吴茱萸、小蒜等分,合捣敷之。(《补缺肘后方》)
⑦治蛇毒:捣小蒜,饮汁,以滓敷疮上。(《补缺肘后方》)
紫苏叶 (《药性论》) 【异名】苏叶(《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尖紫苏等的叶。 【植物形态】①皱紫苏,又名:赤苏(《补缺肘后方》),紫苏(《食疗本草》),红紫苏。 一年生草本,具...
紫檀 (《本草经集注》) 【异名】紫真檀(《别录》),赤檀、胜沉香(《纲目》),紫檀香(《本草备要》)。 【来源】为豆科植物紫檀的心材。 【植物形态】紫檀,又名:榈木、花榈木、蔷薇木、羽叶檀、青龙木、...
紫菜 (《本草经集注》) 【异名】索菜(《漳浦县志》),紫英(《本草从新》),子菜(《漳州府志》)。 【来源】主要为红毛菜科植物甘紫菜的叶状体。 【植物形态】甘紫菜 藻体为扁平叶状体,基部有盘状固着器...
紫苏子 (《药性论》) 【异名】苏子(《本草经集注》),黑苏子(《饮片新参》),野麻子、铁苏子(《江苏植药志》)。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尖紫苏等的果实。植物形态详"紫苏叶"条。 【采集】秋季果...
猪肉 (《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肉。 【动物形态】猪(《尔雅》),又名:豕(《诗经》),冂(《庄和),豚(《周礼》),彘(《尔雅》)。 躯体肥胖,头大。鼻与口吻皆长,略向上屈。眼...
大黄蜂子 (《本经》) 【异名】露蜂房子(《备急方》)。 【来源】为胡蜂科昆虫大黄蜂的幼虫。原动物详"露蜂房"条。 【性味】《纲目》:"甘,凉,有小毒。" 【功用主治】治胸腹胀痛,干呕。 ①《本经》:...
山芭蕉子 (《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芭蕉科植物野蕉的种子。 【植物形态】野蕉 多年生粗壮草本。茎直立,高2~3米,具匐枝。单叶7~9片,螺旋状排列,叶柄具深槽,下部具叶鞘;,叶片长椭圆形,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