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根
66 2023-10-07
营实
(《本经》)
【异名】蔷薇子(陶弘景),野蔷薇子(《东医宝鉴》),石珊瑚(《纲目拾遗》)。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的果实。植物形态详"蔷薇花"条。
【采集】8~9月采收,以半青半红未成熟之果实为佳,采得后阴干,密贮,勿泄气。
【药材】干燥果实呈卵圆形,长约6~8毫米,具果柄,顶端有宿存花托之裂片。果实外皮红褐色,内为肥厚肉质果皮。种子黄褐色,果肉与种子间有白毛,果肉味甜酸。以个大、均匀、肉厚、无杂质者为佳。
【化学成分】果实含蔷薇甙或芸香甙,脂肪油(内含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果皮含番茄烃、α-胡萝卜素。
【性味】酸,凉。
①《本经》:"味酸,温。"
②《别录》:"微寒,无毒。"
③《药性论》:"味苦。"
【归经】《纲目》:"入阳明经。"
【功用主治】利水除热,活血解毒。治水肿,脚气,疮毒痈肿,小便不利,经期腹痛。
①《本经》:"主痈疽,恶疮结肉。跌(趺?)筋败疮,热气、阴蚀不瘳。利关节。"
②《药性论》:"治头疮白秃,主五脏客热。"
③《纲目》:"治上焦有热好瞑。"
④《本草汇言》:"凉血解毒。"
⑤《纲目拾遗》:"治产后软瘫。"
⑥《现代实用中药》:"除风湿。对于浮种、月经不调、小便不利、脚气肿满、霉疮结痂、癣疮等皮肤病而致肿满喘咳、二便不通,心腹胀闷者用此有效。"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浸酒或入丸、散。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选方】①治壮实体质之肾脏炎,脚气、浮肿:营实(研碎)一钱,苞谷须二钱,接骨木花二钱,薏苡仁二钱,甘草一钱。煎服。(《本草推陈》)
②治血热痈肿及热疹暑毒,流连不已:营实子(炒燥、研)二两,金银花三两。晒干浸酒饮。(《千金方》)
③治眼热目暗:地肤子、枇杷子、营实各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侯,以温洒调下二钱。(《圣惠方》)
④治月经不调,经期腹痛:鲜蔷薇成熟果实三至四两。煎汁,冲红糖、黄酒服。(江西《草药手册》)
【中文名】紫菀(《本经》) 【类别】根类 【异名】青菀(《吴普本草》),紫舌(《别录》),返魂草根、夜牵牛(《斗门方》),紫菀茸(《本草述》)。 【来源】为菊科植物紫菀的根及根茎。 【植物形态】紫菀 ...
紫石英 (《本经》) 【来源】为卤化物类矿物萤石的矿石。 【矿物形态】萤石,又名:氟石。 等轴晶系。晶体呈立方体、八面体、十二面体;集合体常呈致密粒状块体出现。颜色很少是无色透明的,大部分被染成各种颜...
紫草 (《本经》) 【异名】藐、茈草(《尔雅》),紫丹、紫器(《本经》),地血(《吴普本草》),茈输(《广雅》),紫草茸(《小儿药证直诀》),鸦衔草(《纲目》),紫草根(《现代实用中药》),山紫草(《...
梓白皮 (《本经》)) 【来源】为紫葳科植物梓的根皮或树皮的韧皮部。 【植物形态】梓(《本经》),又名:木王(《埤雅》),花楸、河楸、水桐、雷电木、木角豆、臭梧桐。 落叶乔木,高达10余米。树皮灰褐色...
梓叶 (《本经》) 【来源】为紫葳科植物梓的叶片,植物形态详"梓白皮"条。 【化学成分】含对香豆酸、对-羟基苯甲酸。 【药理作用】冷浸液、温浸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有抑制作用。采集后6...
大黄蜂子 (《本经》) 【异名】露蜂房子(《备急方》)。 【来源】为胡蜂科昆虫大黄蜂的幼虫。原动物详"露蜂房"条。 【性味】《纲目》:"甘,凉,有小毒。" 【功用主治】治胸腹胀痛,干呕。 ①《本经》:...
山芭蕉子 (《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芭蕉科植物野蕉的种子。 【植物形态】野蕉 多年生粗壮草本。茎直立,高2~3米,具匐枝。单叶7~9片,螺旋状排列,叶柄具深槽,下部具叶鞘;,叶片长椭圆形,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