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根
66 2023-10-07
樟树皮
(《纲目拾遗》)
【异名】香樟树皮(《玉局方》),樟皮(《纲目拾遗》),樟木皮(《生草药手册》)。
【来源】为樟科植物樟的树皮,植物形态详"樟木"条。
【采集】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陆川本草》:"辛,温,味苦。"
【功用主治】行气,止痛,祛风湿。治吐泻,胃痛,风湿痹痛,脚气,疥癣,跌打损伤。
①《纲目拾遗》:"治天行温疫,湿毒流注,浴疥癣,洗脚气。"
②《陆川本草》:"行气,消肿,止痛,止泻。治胃痛,腹泻,肿胀。"
③《南宁市药物志》:"祛风化痰,杀虫。治寒性风湿骨痛,胃痛。外治跌打扑伤,散毒行气,止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浸酒。外用:煎水洗。
【宜忌】《南宁市药物志》:"孕妇忌服。"
【选方】①治霍乱上吐下泻:樟树皮一把。水煎,温服。(《养素园传信方》)
②治心疼:香樟树皮,取时去面上黑色者,用内第二层皮,捣碎,煎汤服。(《玉局方》)
③治风湿关节痛:樟树二重皮(鲜)、地胆草鲜根各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④治湿气脚肿:樟木皮一斤,蛤韶半斤,杉木皮一斤。煎汤熏冼。(《陆川本草》)
⑤治酒醉:樟树皮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⑥治麻疹后皮肤瘙痒:樟树皮(鲜)水煎洗浴。(《福建中草药》)
柞树皮 (《吉林中草药》) 【异名】岛输尔巴姆那木(朝名)。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蒙栎的树皮。 【植物形态】蒙栎,又名:柞树、橡碗、小叶槲树、青刚标。 落叶乔木,高达30米。树皮暗灰色,纵深裂;幼枝平...
柞树叶 (《黑龙扛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蒙栎的叶。植物形态详"柞树皮"条。 【功用主治】治细菌性痢疾,小儿消化不良,痈肿,痔疮。 《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痈疽肿毒。" 【用法与...
紫茉莉子 (《纲目拾遗》) 【异名】土山柰(《纲目拾遗》)。 【来源】为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种子内的胚乳。植物形态详"紫茉莉根"条。 【化学成分】种子含大量淀粉。又含粗脂肪4.3%,脂肪酸(为饱和脂肪酸...
紫茉莉根 (《纲目拾遗》) 【异名】入地老鼠、花粉头(《岭南采药录》),水粉头(《修订增补天宝本草》),粉子头、胭脂花头(《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的块根。 【植物形态】紫茉莉(...
竹衣 (《纲目拾遗》) 【异名】金竹衣(《景岳全书》)。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金竹秆内的衣膜。 【植物形态】金竹(《竹谱详录》),又名:黄金竹、黄竹、黄皮竹、黄竿(坪井《竹类图谱》),黄苦竹。 秆高5...
大黄蜂子 (《本经》) 【异名】露蜂房子(《备急方》)。 【来源】为胡蜂科昆虫大黄蜂的幼虫。原动物详"露蜂房"条。 【性味】《纲目》:"甘,凉,有小毒。" 【功用主治】治胸腹胀痛,干呕。 ①《本经》:...
山芭蕉子 (《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芭蕉科植物野蕉的种子。 【植物形态】野蕉 多年生粗壮草本。茎直立,高2~3米,具匐枝。单叶7~9片,螺旋状排列,叶柄具深槽,下部具叶鞘;,叶片长椭圆形,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