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花根

医药桥 2023-10-09 17:44

栀子花根
(《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山栀的根。植物形态详"栀子"条。

【性味】①《分类草药性》:"苦。"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苦,寒。"

【功用主治】清热,凉血,解毒。治感冒高热,黄疸型肝炎,吐血,鼻衄,菌痢,淋病,肾炎水肿,疮痈肿毒。

①《分类草药性》:"治妇女气血不和。"

②《广西中药志》:"治牙痛。"

③《四川中药志》:"开心窍,解心热,通小便。治黄疸,吐血,痢血,五淋,跌打。"

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凉血泻火。治黄疸型肝炎,蚕豆黄,感冒高热,菌痢,肾炎水肿,鼻衄,口舌生疮,乳腺炎,疮疡肿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黄疸:山栀根一至二两。煮瘦肉食。

②治感冒高热:山栀子根二两,山麻仔根一两,鸭脚树二层皮二两,红花痴头婆根一两,煎服;或加酒少许服。

③治鼻流血:山栀根-两,茅根三钱,柏子叶五钱,茅利红五钱。水煎服。孕妇忌服。(①方以下出《岭南草药志》)

④治赤白痢疾:栀子根和冰糖炖服。(《闽东本草》)

⑤治米汤样尿:黄栀子根一两,绵毛旋覆花根一两。加水同瘦猪肉炖服;(《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临床应用】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
用黄栀子根煎服,每日1次。剂量:2岁以下5钱,3~4岁8钱,5~7岁1两,8~10岁1.5两,11~15岁2两,16岁以上3两。治疗30例,平均在2天内尿量明显增多,症状好转或消失,食欲转佳,腹部胀痛明显改善,呕吐便泄逐渐减轻,体温下降;平均在2~3天内巩膜黄染开始消退。尿胆红质或尿胆元呈阳性者大都在5~10天转为阴性。脑絮、麝浊及黄疸指数等治疗后均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

    下一篇:雉脑
    上一篇:珍珠梅
    精彩图文
    相关推荐
    1. 紫葳根

      紫葳根 (《日华子本草》) 【异名】凌霄花根(《圣济总录》)。 【来源】为紫葳科植物紫葳的根,植物形态详"凌霄花"条。 【采集】全年可采。 【药材】干燥根为长圆柱形,外表土黄色或土红色,有纵皱纹,并有...

      61 2023-10-09 17:48

    2. 栀子花

      栀子花 (《滇南本草》) 【异名】山栀花(《纲目》),野桂花、白蟾花、雀舌花(《滇南本草》整理本)。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山栀的花。植物形态详"栀子"条。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 【性味】《滇南本草》...

      63 2023-10-09 17:44

    3. 栀子

      【中文名】栀子(《本经》) 【类别】果实类 【异名】木丹(《本经》),鲜支(《上林赋》),卮子(《汉书》孟康注),支子(《本草经集注》),越桃(《别录》),山栀子(《药性论》),枝子(《唐本草》),小...

      60 2023-10-09 17:44

    4. 栀子叶

      栀子叶 (《本草求原》) 【异名】黄枝叶(《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山栀的叶。植物形态详"栀子"条。 【化学成分】叶、叶柄含栀子甙、去羟栀子甙。 【性味】苦涩,寒。 ①《生草药性备要》...

      62 2023-10-09 17:43

    5. 粘人花根

      粘人花根 (《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豆科植物波叶山蚂蝗的根,植物形态详"粘人花"条。 【采集】秋季采收。 【性味】①《贵州民间药物》:"微温,有小毒。" ②《贵州草药》:"涩,微温。" 【功用主...

      63 2023-10-09 17:41

    6. 大黄蜂子

      大黄蜂子 (《本经》) 【异名】露蜂房子(《备急方》)。 【来源】为胡蜂科昆虫大黄蜂的幼虫。原动物详"露蜂房"条。 【性味】《纲目》:"甘,凉,有小毒。" 【功用主治】治胸腹胀痛,干呕。 ①《本经》:...

      0 条评论 62 2023-10-09 15:42

    7. 山芭蕉子

      山芭蕉子 (《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芭蕉科植物野蕉的种子。 【植物形态】野蕉 多年生粗壮草本。茎直立,高2~3米,具匐枝。单叶7~9片,螺旋状排列,叶柄具深槽,下部具叶鞘;,叶片长椭圆形,长1~...

      0 条评论 63 2023-10-09 16:53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