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根
66 2023-10-07
白松塔
(《山西中草药》)
【异名】松塔、松球、松果、椁树核桃(《山西中草药》)。
【来源】为松科植物白皮松的球果。
【植物形态】白皮松,又名:三针松、白骨松。
常绿乔木,高达30米。树皮灰绿色或淡灰褐色,内皮白色,裂成不规则薄片脱落;一年生枝灰绿色,无毛;冬芽红褐色。针叶3针1束,粗硬,长5~10厘米,宽1.5~2毫米,叶的下面与上面两侧均有气孔线;叶鞘早落。花单性;雄花序无梗,卵状长椭圆形或圆柱形,生于新枝条的基部或上部,多数聚集而成穗状,基部鳞片包被;雌花序1至数枚生于新枝先端或上部,受精后发育成球果。球果(即松塔)卵形,长5~7厘米,成熟后淡黄褐色,种鳞先端厚,鳞盾多为菱形,有横脊,鳞脐生于鳞盾的中央,具刺尖;种子倒卵圆形,长约1厘米,种翅长5毫米,有关节,易脱落。果期6~10月。
生于山地林区,喜光。分布于山西、河南、陕西、甘肃、四川北部和湖北西部,在辽宁、河北、山东和江苏等地有栽培。
【采集】春、秋采收,晒干。
【化学成分】松塔含挥发油、皂甙、酚类等。挥发油的含量随采集季节和贮放方法及时间长短而有较大差异,新采松塔中挥发油的含量约为1%,干后可降低到0.2%。挥发油中含柠檬烯等。
【性味】《山西中草药》:苦,温。
【功用主治】《山西中草药》:镇咳,祛痰,消炎,平喘。治慢性气管炎,咳嗽,气短,吐白沫痰。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两。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
据2000余例的系统观察,一个疗程的近期有效率在80%上下,临床控制及显效率占15~20左右。治疗中曾以白皮松塔配合周效磺胺、礅胺增效剂进行全年观察治疗,结果疗效较单方有所提高,168例的有效率达90%以上,其中临床控制及显效者占51%。作用以止咳、祛痰较好,平喘次之,消炎作用不明显。副作用有口干、恶心、头晕、胃部不适等。改进剂型,用提取物可减轻。动物实验未见明显毒性反应。用法:取成熟的白皮松塔4两(10两制),洗净水煎2次,药液混合浓煎成400毫升,每次lOO毫升,每日2次,食后服。10天为一疗程。除煎剂外,已制成针剂、片剂、浸膏、丸剂、胶囊、挥发油乳剂等应用。
此外,同属植物马尾松的球果称红皮松塔,亦可治疗慢性气管炎。取红皮松塔(不含松籽)4两(10两制)洗净,清水浸泡4~8小时,加水2000毫升,文火煎至200毫升过滤,药渣加水再煎,将两次煎液混合,为成人的2日用量。日服2次,每次lOO毫升,早晚饭后服。或将松塔浸泡后烘干,研成细粉。每日早、晚饭后半小时各服1次,每次1钱。临床观察424例(10例用粉剂),经一疗程(10天)后,近期控制23例,显效82例,好转211例,无效108例,总有效率74.5%。
鳙鱼 (《本草拾遗) 【异名】髑鱼(《山海经》),?鱼(《上林赋》),皂包头、皂鲢(姚可成《食物本草》),黑包头鱼(《食物本草会纂》),鳙头鲢(《医林纂要》),鲟鱼(《本草求原》),包头鱼(《随息居饮...
旋复花 (《本经》) 【异名】蕧、盗庚(《尔雅,),戴椹(《本经》),飞天蕊(侯宁极《药谱》),金钱花(《本草图经》),野油花(《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滴滴金、夏菊(《纲目》),金钱菊(《花史》),艾...
王瓜 (《本经》) 【异名】钩、索姑(《尔稚,),土瓜(《本经》),雹瓜(《圣惠方》),老鸦瓜(《本草图经》),野甜瓜、马雹儿(《丹溪纂要》),马剥儿(《医学入门》),马?瓜、公公须(《纲目》),杜瓜...
桑椹 (《唐本草》) 【异名】葚(《尔雅》),桑实(《说文)),乌椹(《本草衍义》),文武实(《素问病机保命集》),黑椹(《本草蒙筌》),桑枣(《生草药性备要》),桑葚子(《本草再新》),桑果(《江苏...
虻虫 (《本草经集注》) 【异名】蜚虻(《本经)),牛虻(《本草崇原》),牛蚊子(《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绿头猛钻(《青海药材》),牛苍蝇(《浙江中药手册》),瞎虻虫、瞎蚂蜂(《河北药材》),瞎蠓(...
山芭蕉子 (《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芭蕉科植物野蕉的种子。 【植物形态】野蕉 多年生粗壮草本。茎直立,高2~3米,具匐枝。单叶7~9片,螺旋状排列,叶柄具深槽,下部具叶鞘;,叶片长椭圆形,长1~...
大黄蜂子 (《本经》) 【异名】露蜂房子(《备急方》)。 【来源】为胡蜂科昆虫大黄蜂的幼虫。原动物详"露蜂房"条。 【性味】《纲目》:"甘,凉,有小毒。" 【功用主治】治胸腹胀痛,干呕。 ①《本经》:...